信阳城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夏斗寅的第十三师正沿着公路往南急行军。
士兵们背着步枪,扛着迫击炮,脚步匆匆,路边的百姓看到军队过来,纷纷躲进屋里,生怕被抓去当民夫。
夏斗寅骑在马上,手里拿着马鞭,时不时催着队伍:“快点!委员长有令,十天之内必须赶到黄安!”
夏斗寅原本驻守豫南,中原大战时,他一直观望局势,既没帮冯阎,也没真帮蒋介石,直到冯阎下野,才真心投靠南京zheng府。
这次蒋介石调他去进攻鄂豫皖苏区,他心里打着算盘:要是能剿灭红军,说不定能捞个“剿匪功臣”的头衔,到时候就能扩编部队,在湖北站稳脚跟。
跟夏斗寅一起南下的,还有徐源泉的第四十八师。
徐源泉是东北军出身,中原大战时跟着奉军入关,后来被蒋介石收编,这次也想借着“剿共”立战功。他的部队装备比夏斗寅的好,不仅有重机枪,还有从奉天运来的山炮,行军路上,炮车“轰隆隆”地响,震得路边的树叶都落了一地。
豫南的部队一调动,鄂豫皖苏区的外围防线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红一军的侦察兵每天都能带回坏消息:
“夏斗寅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罗山!”
“徐源泉的师部设在了麻城!”
“中央军的飞机昨天在黄安上空侦察了!”
红一军的政治部主任在根据地的各村镇动员群众,想组织担架队、运输队,可百姓们看到G民党军来势汹汹,都有些害怕。
有个老农拉着政治部主任的手说:“同志,不是俺们不帮红军,是G民党的兵太多了,俺们怕……怕打完仗,家里人都没了。”
曾中生和许继慎在军指挥部里,看着墙上的地图,脸色都很沉重。
原本中原大战时,G民党军主力都在北方,红军趁机扩大了根据地,还收编了不少农民武装,兵力从原来的三千人发展到了一万多人。
可现在,蒋介石把豫南的部队调过来,加上中-央军的主力,苏区周围的G民党军已经超过了十万人,而红军只有一万多人,装备还远远不如对方。
“原本的有利形势,现在全没了。”许继慎叹了口气,把手里的烟头扔在地上,“咱们得赶紧调整部署,不能等着G民党军来进攻。”
曾中生点点头,拿起笔在地图上画了一条线:“先把分散在各地的游击队集中起来,守住黄安、麻城这两个重镇,再派小股部队骚扰国民党军的补给线,争取时间,等待时机。”
可他们不知道,更大的麻烦还在后面。
长江行动委员会的特派员已经到了苏区,带来了一份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命令——让红军从豫南南下,消灭黄安、黄陂的敌人,然后进军武汉。
……,……,……
黄安城外的姚家集,一片荒凉。
地里的庄稼早就收割完了,只剩下光秃秃的田埂,寒风卷着枯草,在田地里打着旋。
红一军战士们趴在田埂后面,手里的步枪对准了姚家集的村口,等待着进攻的命令。
这次进攻姚家集,是长江行动委员会特派员下的命令。
特派员刚来苏区,就拿着一份“进军武汉”的计划,在军委会上拍着桌子说:“现在G民党军刚打完中原大战,兵力分散,咱们正好趁这个机会南下,拿下黄安、黄陂,然后直捣武汉,扩大革命根据地!”
曾中生和许继慎都觉得这个计划太冒险了。
姚家集驻守的是夏斗寅的第一团,虽然只有一千多人,但装备精良,还修了碉堡和战壕。
红军的装备只有步枪和手榴弹,连门像样的大炮都没有,硬攻姚家集,肯定会有很大的伤亡。
可特派员坚持要执行命令,说这是“上级的指示,必须服从”。
“进攻!”随着指挥员的一声令下,红军战士们从田埂后面冲了出去。
姚家集的村口,G民党军的重机枪立刻响了起来,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一样扫过来,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倒下了一片。
后面的战士继续往前冲,可刚到村口的碉堡前,就被手榴弹炸得退了回来。
“不行,敌人的火力太猛了,咱们攻不进去!”连长跑到许继慎面前,脸上满是尘土和汗水,“要不咱们先撤吧,再这样打下去,伤亡太大了!”
许继慎看着村口倒下的战士,心里像刀割一样疼,可特派员在旁边说:“不能撤!一定要拿下姚家集,这是进军武汉的第一步!”
没办法,红军只能继续进攻。
从早上打到下午,姚家集还是没攻下来,红军的伤亡却越来越大。
傍晚的时候,许继慎实在忍不住了,对特派员说:“再打下去,部队就打垮了,咱们还是先撤吧,以后再找机会。”
特派员看着战场,也知道再攻下去没用,只好同意撤兵。
第一次进攻失利,战士们的士气已经有些低落,可特派员又下了命令:转攻黄安城的郭汝栋部混成旅。
黄安城比姚家集大,城墙又高又厚,郭汝栋的混成旅有两千多人,还配备了迫击炮。
红军连姚家集都没攻下来,现在要攻黄安城,难度更大。
进攻黄安城的那天晚上,天很黑,还下着小雨。
红军战士们冒着雨,扛着梯子往城墙上爬,可刚爬到一半,就被城墙上的G民党军发现了。
子弹和手榴弹像冰雹一样砸下来,梯子被打断了,战士们纷纷从城墙上掉下来。
红三团的政委江竹青亲自带队冲锋,不幸被一颗子弹击中,倒在了城墙下。
江竹青的牺牲,让战士们的士气彻底跌到了谷底。
撤兵的时候,很多战士都低着头,一句话也不说。
更让大家沮丧的是,李云龙因为在进攻姚家集时,跟特派员争执了几句,被撤了营长的职务,调到了后勤部门管粮草。
李云龙是红军里有名的猛将,他被撤职,战士们心里更不是滋味了。
接连两次失利,红军不仅没消灭敌人,反而损兵折将,士气低落,军指挥部里的气氛也变得沉重起来。
曾中生看着战士们疲惫的样子,心里清楚,再这样下去,部队真的要垮了。
喜欢重生之亮剑1926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亮剑1926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