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样,我有个兄弟,碰巧弄到些特别的水稻种子,不多,大概就够种三亩地。想找块地试种一下,当试验田,看看跟咱们平常种的麦子有啥不一样。”
“听说这种种子不挑地,产量还高,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没错,许大茂口中的兄弟,就是李进阳。
这回坑了贾张氏和傻柱之后,系统给了他一个大惊喜——杂交水稻的技术和种子。
要说下个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突破,杂交水稻绝对算一个。
民以食为天,这可是能喂饱十几亿人的技术。
更何况,系统还贴心地直接给了种子,省得李进阳自己去找母株培育。
本来他还在犹豫要不要现在拿出来。眼下拿出来,确实有点风险,别的不说,光种子的来历就不好解释。
到时候恐怕得编不少话才能圆过去。
李进阳琢磨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决定:用。
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粮食充足,才是一个国家的底气。他实在不想白白浪费十年时间。
地里的东西,跟工业技术不一样。早种下去十年,意义重大。
越是贫穷的人,受益越大。
杂交水稻口感虽然一般,但比起连棒子一起磨的棒子面、吃多了容易胀肚发虚的红薯,优势可太明显了。
听完许大茂的话,王队长一拍大腿笑道:“俺还当是啥事呢,不就是找块地试试新种子嘛,这算啥事儿!”
庄稼人有的是力气,趁着不上工的时候,安排几个人早点起来,花不了几天就能种好。许放映员放心,这事交给我老王,准没问题。
“太好了!王队长,太感谢了。您放心,不会让您白忙活。这五十块钱您拿着,是我那兄弟出的,请您多费心,千万别大意,更不能让麻雀糟蹋了。”
许大茂掏出钱,认真嘱咐道:“我稍微透个底,我那兄弟是个重要干部,对这事特别上心。要是办好了,你们大王庄公社说不定能上报纸!”
“还是……《人民公报》!”
一听这话,王队长心头一震,立刻重视起来,不再把这当成讨好放映员的小事。
“我明白了,您放心。我亲自挑几个种地好手去打理,绝不会耽误。五十块钱比他们一年工分还多,他们肯定会上心。”
接下来的几天,一切如常。
李进阳除了日常工作,常和王秋白一起学英语,气氛融洽。
当然,他只是逗她玩。李进阳脑子清醒,绝不会在单位犯作风错误。
不过日常逗逗趣,也挺开心。
王秋白对他的仰慕毫不掩饰,常带着崇拜的眼神望着李科长。
二十岁的十八级干部,精通两门外语,年轻有为,谈吐风趣,前途光明……
全是优点。
不止王秋白,李媛看他的眼神也差不多。
这还是人少的翻译科。听说女同志多的宣传科,喜欢李进阳的能从厂办大楼排到保卫科门口。
这天,李进阳正和王秋白日常学习,气氛正好。
李媛敲门进来,说许放映员来了。
“好,请他进来。你们先出去,我们谈点事,别让人打扰。”
许大茂刚进门,恰巧看到王秋白,眼睛都看直了。
真漂亮。
他妻子娄晓娥虽说是富贵人家出身,自小备受宠爱,但跟王秋白比起来,还是逊色不少。
至于村里那些年轻寡妇,常年经受风吹日晒,更是没法相提并论。
"许放映员您好,我们科长已经在办公室等候了。"
"好的好的,您忙您的,不用招呼我。"
走进办公室后,许大茂仍不住回头张望,直到那人影消失在视线里,才羡慕地对李进阳说道:
"好家伙,进阳,你这是从哪儿找来的人?长得也太标致了,叫什么名字?"
他心里直泛酸水。
许同志素有"头彩高手"之称,本质上就是个贪恋美色的主儿。
李进阳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看着他:"大茂,怎么?需要我帮你引见引见?"
!!!
许大茂立刻回过神来,轻轻拍了拍自己的嘴巴,讨好地笑道:"您瞧我这张破嘴,说话总没个遮拦,刚才说错话了,进阳您可别往心里去。"
"我绝对没有非分之想,就是一时看呆了。"
"我再怎么不着调,也不敢打您手下人的主意。"
在公社里总是趾高气扬的许放映员,到了李进阳面前,腰杆就从来没挺直过。
如果说易忠海是个伪君子,那许大茂就是个真小人。
他坏得坦率,坏得彻底,坏得明明白白。
从不遮遮掩掩。
李进阳也清楚他没这个胆量,笑着请他坐下:"那是王成的妹妹,刚分配到我们翻译科的文员,确实挺不错的。"
"我正在和她相处了解,如果这段时间相处下来合适的话,我们可能会考虑结婚。"
"?进展这么快?"许大茂惊讶地张大了嘴。
他一直以为李进阳在婚姻问题上颇为慎重,住在南锣鼓巷的媒人前前后后介绍了不少姑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