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明媒正娶,免得落人口实。
王秋白特意交代过,她在家里是乖乖女,爸妈很疼她,让李进阳多担待,风风光光地把她娶进门,等嫁过来再好好报答他。
李进阳当然同意。他也不想搞特殊,别人怎么办,他就怎么办。
家里条件不差,不在乎多花点钱。
所以昨天就托人约好了胡同口的王媒婆,一会儿就来李进阳家看看情况,了解清楚才好去王家提亲。
这一步,叫“相门户”。
来李进阳家,就是看看条件:家里几间房?父母身体怎么样?小伙子做什么工作?有没有什么毛病?脾气性格如何?邻居怎么评价他……
媒婆得把这些问题都搞清楚。
她给人说媒,就得负责任,至少要把男方的情况讲明白。这样小两口婚后不管过得好不好,媒人才不会落埋怨。
易忠海就是准备工作没做到位,才害得贾张氏挨了打。
他要是早知道赵大这么爱动手,肯定不会给贾家说这门亲,贾张氏也不会同意。
在这个彩礼才十块八块的年代,媒人能连吃带拿,还能挣一两块说媒钱,就说明这行不好干。
约莫等了一个钟头,快到上午十一点的光景,王媒婆总算进了门。
她瞧着约莫六十出头,一身齐整衣裳,才跨进大院,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等瞧见李进阳早就备好在桌上的瓜子、奶糖、古巴糖和各色干果,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可都是稀罕物,平常人家哪见得着。
“王婆婆,您快请坐。我平时工作忙,也没怎么收拾,就简单备了点零嘴,咱边吃边聊。”
好家伙!这还叫简单准备?要是认真起来,不得摆上一整桌席面?
王媒婆被让着坐下,嘴里的好话一串接一串:“进阳,你在咱们胡同可是响当当的人物,我早就听说了——人长得精神,工作又体面,真是没得挑!”
“你是不知道,要不是你之前说不急着成家,我早就登门说亲来了……”
这话倒不全是在奉承。李进阳在南锣鼓巷这一带,确实名气不小。这片的住户多半在红星轧钢厂上班,谁不认识李进阳这位李科长?在厂里也算排得上号的人物了。
“王婆婆,您能来我就放心了,这婚事准能成。说实话,之前我还担心说不成呢,难得遇到这么合心意的姑娘,就怕出什么岔子。但有您出马,十有**能成。街坊邻居谁不知道,您手里牵成的红线少说也有上百桩啦?”
“您,就是咱们南锣鼓巷的月老。来,吃糖,喝茶——这是李副厂长送我的龙井,平常人来我可舍不得拿出来,专门留着招待您的。”
人捧人高,李进阳最懂见什么人说什么话。没几句就把王媒婆说得眉开眼笑,拍着胸脯保证,不管是谁家的姑娘,都一定替他说进门。
要是办不成,她从此就金盆洗手,再也不吃这碗饭。这誓发得郑重,就跟寻常人赌咒“办不到就被车撞”差不多。
王媒婆这么高兴,是因为李进阳不仅请她过来,还说了不少好话,这等于给她撑了场面!
往后要是有人打听,知道李大科长的亲事都是她说的媒,那找上门的人还不得一波接一波地往上涌!
聊了几句之后,王媒婆又委婉地问了问李进阳的条件。
李进阳也没遮掩,大大方方地介绍起来。
“房子我们是不缺的,中院有两间,后院有四间。现在咱们坐的这儿,是我父母留下的私产,有房契。”
“后院那两间,原本是聋老太太的,后来她转卖给我了。”
“中院的两间是轧钢厂分的,您也知道,我这级别不算低,够资格分房。再过一两年,说不定还能分套筒子楼。”
“存款嘛……具体就不细说了,反正三十六条腿、三大件肯定配齐,我绝不会让秋白受委屈。”
“彩礼方面,您看附近人家一般给多少?咱们就按最高的来。人家养大一个姑娘不容易,多出几块钱我不在乎。”
“我身体挺好,工资八十九块。”
“条件也就这样吧,就是家里没老人帮衬,这点您得跟人家讲清楚。”
!!!
好家伙。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