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便是诸葛若雨。诸葛家是两里开外的诸葛山上的家族,与东方家做了邻居。今日母亲带着她来拜访,她趁着大人说话的空档,好奇地溜了出来,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这里。
东方凌风终于从书页上移开视线,静静地看向她。他的眼神平静,带着一种审视,却并无恶意,只是像在观察一件新奇的事物。
诸葛若雨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小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小脚尖轻轻点着地面。她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那双大眼睛依旧一眨不眨地看着东方凌风,以及他手中那本她一个字也看不懂的书。
“你是谁?” 东方凌风先开了口,他的声音清朗,却也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镇定。
他的主动问话似乎给了诸葛若雨勇气。她小步挪近了一些,声音细细的,像蚊子哼:“我……我叫诸葛若雨。我家就住在隔壁。”
“东方凌风。” 他言简意赅地报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便没有了下文,又低头看向手中的《德道经》,仿佛刚才的对话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插曲。
诸葛若雨见他又要看书,有些着急,鼓起勇气又往前凑了凑,小声问道:“你……你看的是什么呀?字好多。”
东方凌风抬眸看了她一眼,举起书,将封面向着她:“《德道经》。”
“《德道经》?” 诸葛若雨歪着小脑袋,显然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她伸出小小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指向书页上一个复杂的古字,“这个字念什么呀?”
东方凌风看着她指尖所指的那个“道”字,略一沉吟,说道:“道。”
“道……” 诸葛若雨跟着念了一遍,觉得这个字的发音很有趣,她又好奇地问:“那它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问题让东方凌风微微一怔。“道”之一字,包罗万象,岂是三言两语能向一个稚童解释清楚的?他想了想,用最简单的话说道:“就是……道理,方法。”
诸葛若雨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大眼睛里依旧充满了疑惑,但她很乖巧,没有再追问。她只是觉得眼前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很奇怪,别的男孩子都在外面跑着玩,他却一个人坐在这里看这么难懂的书,而且说话做事都安安静静的,一点也不像个六岁的孩子。
阳光依旧斑驳,庭院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槐树叶发出的沙沙声。两个孩子,一个坐着,一个站着,一个沉静如水,一个好奇懵懂,就这样默默地对望着,像一幅初初落笔、尚未完全成形的画。他们还不知道,此刻这短暂而陌生的相遇,将会是未来漫长岁月中,一段深厚情谊的开端。
诸葛若雨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无聊,又想起母亲可能在找她,便小声说道:“我……我要回去了。”
东方凌风“嗯”了一声,算是回应,目光已经重新回到了书页上。
诸葛若雨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庭院,走到门口时,她还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坐在老槐树下的青色身影,以及那本名为《德道经》的神秘书籍。
东方凌风似乎并未察觉她的离去,只是在她身影消失后不久,他微微侧过头,望向了院门的方向,眼神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波澜,随即又恢复了平静,继续与千年前的智慧对话。
诸葛若雨走出门外后东方凌风便回想起她的那个眼睛,似乎是古籍里面记载的异瞳。
翌日,阳光依旧慷慨地洒满庭院,槐树叶的沙沙声仿佛是昨日的延续。诸葛若雨的心头,却不像这庭院般宁静。那个青衫少年沉静的侧脸,以及他手中那本神秘的《德道经》,像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她心里漾开了圈圈涟漪。她鬼使神差地,又朝着那个庭院的方向走去。
果然,东方凌风还是坐在老槐树下,依旧是那副捧书静读的模样,仿佛与这庭院融为了一体,亘古不变。
这一次,诸葛若雨没有像昨天那样只是远远地站着。她鼓起勇气,轻手轻脚地走近,在离他几步远的地方停下,小声唤道:“喂……你好?”
东方凌风闻声,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落在诸葛若雨脸上,平静无波,却又仿佛能洞察一切。
诸葛若雨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小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脸颊微微泛红,小声问道:“你……你还在这里呀?”
东方凌风合上书页,放在膝头,这才开口,声音清冽如泉水:“嗯。”依旧是言简意赅的回应,但比起昨日,似乎多了一丝温度。
“你看的这本书,”诸葛若雨的好奇心终于战胜了羞怯,她指了指东方凌风膝上的《德道经》,“很难懂吧?我听我爹爹说过这个名字,好像是很古老的智慧。”
提到书,东方凌风眼中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亮光,他微微颔首:“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中奥义,需静心体悟。”
诸葛若雨似懂非懂地眨了眨眼,那双昨日便让东方凌风留意到的眼睛,此刻在阳光下更显特别。左眼清澈如溪,右眼却仿佛蕴藏着星辰,带着一丝奇异的深邃。“听起来好复杂。我叫诸葛若雨,你叫什么名字?”她终于问出了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神风永恒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神风永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