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灭北辽,南灭南楚,秦国的崛起令唐汉两国开始忌惮。
阳咸宫,深处。
一座名为“静思苑”的宫殿,四周环绕着看似寻常、实则布下了无数禁制的回廊与庭院。苑内花木扶疏,亭台楼阁精致典雅,却处处透着一股令人窒息的压抑。这里,便是秦国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当今小皇帝嬴无殇的居所。名为“静思”,实则幽禁。
此刻,静思苑主殿内,一个身着明黄龙袍的青年正焦躁地踱步。他面容俊朗,眉宇间依稀有几分开国君主的英武之气,只是那双本该清澈睿智的眼眸中,此刻却充满了压抑、愤怒与不甘。他便是嬴无殇,今年刚满二十,按照规矩,早已到了亲政的年纪。
“咚!”
一声闷响,嬴无殇猛地一拳砸在身旁的白玉栏杆上,坚硬的玉石栏杆竟被他这含怒一击砸出了一个浅浅的拳印。这一拳,不仅蕴含了他苦练多年的皇家内功,更夹杂着他胸中积郁已久的怨气。
“凭什么!凭什么!”他低吼着,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朕是秦国的天子!嬴氏血脉的正统继承者!这阳咸宫,这万里江山,本就该由朕说了算!可现在呢?”
他猛地转身,目光扫过空旷而华丽的大殿,殿内的陈设无一不是稀世珍宝,灵气逼人,可在他眼中,这一切都如同冰冷的嘲讽。
“朕不过是这静思苑里的一只金丝雀!一只被拔了羽翼的困兽!”他死死攥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渗出血丝,“吃穿用度,皆是极品,可这权力!这掌控一切的权力!却从未真正握在朕的手中!”
谢灵运……这个名字在嬴无殇心中如同梦魇。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活了多久,只知道从秦国还是一个边陲小国开始,他便已辅佐嬴氏先祖。几十代秦王更迭,潮起潮落,唯有谢灵运,如同定海神针一般,屹立在秦国的权力中心。他见证了秦国的弱小,也一手推动了秦国今日的强盛。
秦国的修士们,大多对谢灵运心怀敬畏,甚至感激。是他,制定了完善的修真资源分配制度,建立了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打造了横扫六合的强大军队。可以说,没有谢灵运,就没有今日的秦国。
可这份感激与敬畏,落在嬴无殇眼中,却变了味。他看到的,是一个权倾朝野,功高震主,甚至隐隐有盖过嬴氏皇族光芒的“权臣”。尤其是当他逐渐长大,开始接触朝政,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时,却发现处处受制。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经过谢灵运的同意,或者说,默许。他的旨意,出了这静思苑,便如同泥牛入海,鲜有真正被执行的。
起初,他还能隐忍,将不满深埋心底。可随着年龄增长,随着对权力的渴望日益强烈,那份不满如同埋在心底的种子,在日复一日的压抑与不甘的浇灌下,悄然发芽,生根,最终长成了参天大树,遮蔽了他所有的理智与对谢灵运的最后一丝敬畏。
“谢灵运……谢灵运……”嬴无殇低声念着这个名字,语气中充满了刻骨的恨意,“你辅佐了几十代秦王,劳苦功高,朕承认!可朕不是那些懵懂无知的孩童!朕已经成年了!这秦国,该由朕来执掌!”
“陛下息怒,龙体为重。”一个略显尖细,却又带着一丝沉稳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随着话音,一个身着暗黄色内侍服饰,面白无须,眼神却异常精明锐利的中年人,悄无声息地从殿外走了进来。他步履轻盈,落地无声,显然也是一位修为不俗的修士。此人姓王,宫中人称王伴伴,是嬴无殇最信任的内侍,也是他为数不多能接触到外界的渠道之一。
王伴伴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嬴无殇深深一揖,姿态恭敬无比:“陛下,玉体要紧,莫要为不值得的人气坏了身子。”
嬴无殇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激荡的心情,走到王伴伴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急切:“王伴伴,联络的几位大人,可有确切的回信?”
王伴伴微微抬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低声道:“回陛下,老奴已经按照您的吩咐,秘密联络了李威将军、张柬之御史大夫以及户部尚书赵大人。”
“他们怎么说?”嬴无殇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这几人是他精心挑选的,都是在朝中颇有实权,且平日里似乎对谢灵运独揽大权也有些微词的人物。
王伴伴缓缓道:“李将军掌管京畿卫戍营一部,手握部分宫城防务之权,他表示,感念先帝恩德,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只要陛下有令,他麾下五千精锐,随时可以听候调遣,控制宫门。”
“好!”嬴无殇眼中闪过一丝喜色。
“张御史大夫,掌管言路,门生故吏遍布朝野,他虽不掌兵权,但在文官集团中小有声望。他说,陛下乃是天命所归,清除奸佞,还政于君,是他身为御史的本分,愿在事成之后,联络群臣,稳定朝局,为陛下正名。”
“赵尚书呢?”嬴无殇追问,户部尚书掌握国家财权,亦是关键人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神风永恒请大家收藏:(m.zjsw.org)神风永恒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