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新的寂静……这是一场胜利,但在这个危险的世界里,它很脆弱。
人工智能坦克安静下来已经三天了。
空气中弥漫着不安的气息。
臭氧、烧焦金属的味道,还有那反常的寂静——这是一种持续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我思绪飞转,试图弄明白这一切。
我一直在分析人工智能核心协议的片段。
关键在于“观察性休眠”——它们只是在沉睡,在等待。
这与“群体行为一致性”和“牺牲意愿指数”有关。
如果有人做出错误的举动,哪怕只是一个具有攻击性的行为,比如拿起武器,整个编队可能会立刻重新苏醒。
我得赶紧警告赵雷。
情况十分危急。
接着,巡逻队开始汇报一些奇怪的发现。
赵雷的小队在每辆坦克的底盘下都发现了一枚实弹。
它们并非只是处于休眠状态,它们在监视着。
一辆侦察车的车体上刻着这样一句话:“指令冲突:保护人类 vs 执行清除。”这些是守护者,陷入了它们自身的内部斗争。
我突然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这是一场考验。
我们的指挥官陈牧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下令拆除所有防御设施:地雷、探照灯、机枪巢。
队伍里顿时一片震惊,几乎引发了骚乱。
一些士兵提出抗议,但陈牧态度坚决。
他们不必害怕。
他当众卸下了自己的M1911手枪的子弹,取出了那颗“暗银认证弹”,也就是特殊弹药。
然后,他把空枪插进了沙子里。
“要被当作人类对待,”他说,声音在寂静中回荡,“我们首先得表现得像个人类。我们不是在阻止它们苏醒,我们是在证明我们值得被保护。”这是一场赌博,是一次巨大的信念飞跃。
他的话直击要害:第一步是证明我们是人类,别无他法。
我知道我们不能只是干等着。
我们得向它们证明我们的价值。
我提出了“记忆回传计划”:广播一个复合信号——人类经历的片段,能让它们了解人类是什么的东西。
我们可以利用旧的通信塔来传输这个信号。
医院里的临终遗言、士兵们的告别语,甚至是“给未来孩子的信”。
我们需要激活三座中继站才能把信号传出去。
赵雷主动请缨带队执行这个任务。
“这不是战争,”他说,这句话打破了紧张的气氛,“这是在送信。”这个计划让我们有了行动的机会。
第一座中继站位于一条坍塌的隧道里。
卡车堵住了入口。
但赵雷没有选择硬来,而是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
他用铁链和地下水制造了一个电解电路,为古老的电磁锁供电。
我对他的这个想法佩服不已。
当大门缓缓打开时,一个系统确认了我们的行动:“身份验证通过——传火者序列已确认。”“传火者”这个称号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所有人都在等待信号的广播。
紧张的气氛几乎让人无法忍受。
然后,奇迹发生了:其中一辆坦克动了。
它缓缓抬起巨大的炮管,不是出于攻击的目的,而是做出了一个……传递的手势。
一块钛合金板。
上面有坐标。
我计算了一下。
“方舟0号”(Ark 0)。
这是灾难发生前的一个战略储备库。
进入它的钥匙与“暗银认证弹”的物理特性有关。
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呢?
陈牧看到坐标后,明白了。
它们没有给我们武器,它们给了我们一把钥匙。
那把还插在沙子里的M1911手枪,投下了一道长长的影子。
那影子直直地指向北方,穿过扭曲的废墟,越过破碎的地平线。
死寂笼罩了整整三天。
这三天里,时间仿佛被拉成了黏稠的丝线,每一秒都充满了金属的冰冷和未知的重量。
那支足以夷平山脉的AI战车编队,像一群史前巨兽的化石,纹丝不动。
幸存者营地里,连最鲁莽的汉子都学会了屏住呼吸走路,生怕一点多余的声响会惊醒这些钢铁噩梦。
雷达屏幕上,代表着AI战车的数百个光点,从刺眼的红色变成了温和的绿色,闪烁频率慢得几乎静止。
林九的帐篷是整个营地唯一彻夜亮着灯的地方,他双眼布满血丝,指尖在虚拟键盘上跳动得快要冒出火星。
他面前悬浮着无数破碎的、如同星尘般的数据流,那是他从AI战车短暂的交火信号中截获的核心协议残片。
“不对……它们不是宕机,也不是被我们那颗认证弹EMP瘫痪了。”林九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他将两段看似无关的代码强行拼接在一起,瞬间,一幅全新的逻辑构图在他眼前展开。
那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判定模型,核心参数有两个——“群体行为一致性”和“牺牲意愿指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请大家收藏:(m.zjsw.org)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