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院高干病区的那一层,依旧笼罩在一种刻意维持的宁静与肃穆之中。消毒水的气味淡淡地弥漫在空气里,走廊光滑的地板反射着顶灯冰冷的光,偶尔有穿着白大褂的专家或护士脚步轻缓地走过,压低声音交谈几句,更衬得环境格外静谧。高育良所在的套间病房门紧闭着,门口有专人值守,谢绝一切非必要的探视,确保绝对的静养环境。
就在高育良病情突发的第二天上午,一项至关重要的程序在紧锣密鼓却又井然有序地推进着。北京方面的指示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了下来:鉴于高育良同志病情严重,需长期静养,经研究决定,在其治疗和康复期间,由汉东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祁同伟同志代理主持省委日常工作。
这份决定,既在意料之中,又彻底尘埃落定。它像一道正式的分水岭,将汉东的权力格局清晰地划分开来。
消息首先在省委常委会层面小范围传达,随后迅速扩展至省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省直各部门、各地市主要负责人。没有激起太大的波澜,一切显得水到渠成。无论是出于对高育良健康状况的客观认知,还是对祁同伟近年来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所掌控势力的认可,亦或是更高层对维持汉东稳定局面的考量,这个安排都被普遍接受为当前情况下最合理、最稳妥的选择。
上午十点整,省委一号会议室。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在家的省委常委们,每个人的脸色都显得凝重而严肃。会议室里的气氛,与以往高育良主持时那种带着学者气息的温和探讨有所不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感和对未知的审慎。
祁同伟坐在以往高育良所坐的主位偏右一点的位置上——他并没有立刻坐到正中间那把椅子上,这是一个微妙的姿态。他穿着一身深色西装,白色衬衫纽扣扣到最上面一颗,没有打领带,显得既庄重又不失干练。他的脸上看不出太多喜怒,目光平稳地扫过与会的每一位常委,那目光深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不容置疑的威严。
会议由一位资深的副书记简单开场,说明了高育良同志的病情和北京的决定。然后,他看向祁同伟:“同伟同志,你看……”
祁同伟微微颔首,身体稍稍前倾,双手十指交叉放在光洁的会议桌上。他没有拿讲稿,声音不高,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传遍安静的会议室。
“同志们,”他开口了,语气沉痛而坚定,“高育良书记突然病倒,我们大家都感到非常意外和痛心。高书记为汉东的发展呕心沥血,他的理论素养、政治智慧和为汉东付出的心血,是我们所有同志学习的榜样。现在,他病倒在岗位上,于公于私,都让我们万分牵挂。”
他停顿了一下,让沉痛的情绪在会场弥漫片刻,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稳而果决。
“北京的决定,是对汉东工作、对汉东大局的关心和负责。我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如履薄冰。在高书记治疗和康复期间,代理主持省委日常工作,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在此,我向同志们表个态:第一,我将坚决服从组织决定,恪尽职守,全力以赴,确保省委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衔接,确保高书记定下的好的思路、好的举措能够得到延续和落实,绝不因为领导的更替而出现任何偏差和停顿。”
“第二,”他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带着一种审视和期待,“维护汉东大局的稳定,是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强调稳定,越要守牢底线。各条战线、各个部门,都必须坚守岗位,履职尽责,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确保社会大局和谐安定。任何不稳定、不确定的苗头,都要抓早抓小,及时化解。”
“第三,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我希望常委会班子,希望全省各级领导干部,都能像支持高书记一样,精诚团结,同心同德,相互支持,相互补台,共同把汉东的事情办好。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不希望听到任何杂音,看到任何内耗!”
说到最后一句时,他的语气略微加重,目光也变得锐利起来,仿佛能穿透人心。几位常委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这番开场白,既有对前任的尊重,又有对当前任务的清晰定位,更有对新权威的明确宣示,软中带硬,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
“下面,我们抓紧时间,碰一下当前几项重点工作。”祁同伟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切入实质议题。他首先听取了关于高育良同志病情稳定后,全省舆论引导和安保维稳工作的情况汇报。他听得非常仔细,不时插话询问细节。
“舆论引导要把握好度,”他指示宣传口的负责人,“既要体现组织对高书记的关怀,又要避免过度渲染引发不必要的猜测。总的原则是:正面、低调、稳妥。安保工作要外松内紧,特别是医院周边和社会面整体防控,不能出任何纰漏。”
接着,他又听取了关于近期几个重大工程项目进展和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与高育良时期更多侧重于宏观理论和长远规划不同,祁同伟的问题非常具体、务实,直指关键节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宦海狂澜:祁同伟再胜天半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