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帝引擎”原型核心“单元一”与天使能量残留之间那丝微弱的、难以解释的谐波关联,如同投入平静心湖的一颗石子,在林枫心中漾开层层疑虑的涟漪。是巧合?是某种未知的底层规则共鸣?还是……更深的联系?他暂时无法深究,只能将这个异常现象加密标记为最高优先级待查项,存入“虚空引擎”的深层数据库。当前,有更紧迫的行动需要执行。
狩猎计划已定,目标明确——那支代号“毒刺”的饕餮巡逻分舰队。这不仅是一次实战检验,更是应对潜在“盛宴”危机的重要准备。林枫压下杂念,眼神恢复锐利如鹰隼般的冷静。猎手,该进入自己的狩猎区了。
他再次穿上“天帝一式”战甲,感受着澎湃的力量感与身躯融为一体。没有惊动“星尘号”,他决定单独驾驶一架经过伪装的、小型高机动性侦察艇(由之前缴获的饕餮突击艇改装而成)前往伏击点。主力战舰目标太大,容易打草惊蛇。
侦察艇悄无声息地滑出实验室隐蔽的发射通道,如同深海鱼融入黑暗,朝着预设的伏击区域——那片位于火星引力影响边缘、遍布金属陨石碎片的“碎星坟场”疾驰而去。
航程中,林枫反复推演着战术细节。硬碰硬绝非上策,即使“天帝一式”性能优越,同时面对一艘护卫舰和三艘突击艇的围攻,风险依然极高。他必须充分利用环境,将战场转化为自己的优势。他的优势在于:个体超强机动性、信息单向透明(知晓敌巡逻路线)、以及“御能”算法带来的、超越常规的战术可变性。
数小时后,碎星坟场映入眼帘。这是一片广阔的虚空地带,充斥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金属陨石碎片,小如尘埃,大如山峦。它们缓慢地翻滚、漂浮,形成天然的障碍区和电磁干扰带,是伏击的绝佳场所。
林枫没有立刻潜入,而是驾驶侦察艇在外围逡巡,利用高精度传感器对整片区域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全面扫描。他需要最详细的环境数据:引力微澜、电磁背景噪音、陨石分布密度、潜在的可利用结构(如大型残骸、不稳定能量矿脉等)。
数据收集完毕,真正的“布置”开始。林枫的行动精准而高效,如同最老练的陷阱大师。
他操控侦察艇,释放出数十个拳头大小、伪装成宇宙尘埃的微型干扰器。这些干扰器被精准投放到巡逻队最可能经过的航路附近以及几个关键的战术节点。它们不具备攻击力,但能持续释放微弱的、与背景辐射融为一体的宽频段电磁噪音和局部引力扰动。这不会触发敌方警报,却能在关键时刻严重削弱其传感器探测精度和火控雷达的锁定能力,为林枫的突袭创造宝贵的时间差。
他选中了几块位置关键、结构相对不稳定的大型陨石。利用侦察艇的小型牵引光束和自身“天帝一式”战甲的力量,他极其小心地调整了这些陨石的姿态和相对位置,并在其内部或连接处埋设了超微型聚变爆破装置。这些装置并非用于直接杀伤,而是设定为受特定能量信号触发(由林枫远程控制),引爆后会产生定向冲击波,目的是在关键时刻:
制造混乱: 突然爆裂的陨石能瞬间扰乱敌方阵型,遮挡视线。
阻断航路: 利用爆炸产生的碎片云,暂时隔绝护卫舰与突击艇之间的联系,或者封堵敌方的撤退或支援路线。
引发连锁反应: 在复杂的引力环境下,一块陨石的失控可能碰撞其他陨石,形成更大范围的混乱区域。
林枫凭借“御能”算法带来的超强机动性模拟,在几块最适合快速机动和隐蔽射击的大型陨石背后,预设了临时能量吸附锚点。这些锚点能让他像蜘蛛一样在复杂环境中实现瞬间的停留、转向和借力,极大增强战术灵活性。同时,他精心规划了数条利用陨石阴影和电磁干扰带掩护的快速撤离通道,并清除了通道上可能阻碍高速机动的细小碎片。
最后,也是最大胆的一步。林枫选择了一片陨石密度适中、背景能量场略显异常的区域。他动用“天帝一式”和“御能”算法,小心翼翼地将少量高度压缩的、性质不稳定的能量(模拟饕餮幽能特性)注入到几块特定陨石中,并将其激发状态维持在临界点。这些隐形能量地雷不会主动攻击,但一旦有大型能量源(如护卫舰引擎)靠近,就会因共振而失控爆发,产生剧烈的能量乱流,虽然不足以重创护卫舰,但足以瞬间过载其部分非关键系统(如外围传感器、点防御炮塔),造成短暂的混乱和恐慌,打乱其战斗节奏。
整个布置过程耗时良久,林枫的精神力高度集中,对能量的操控要求极为精细,不能留下任何明显的痕迹。当最后一个陷阱设置完成,他隐藏在最大的一块陨石阴影后,静静悬浮,与黑暗融为一体。
战场已经布置完毕。这片看似无序的碎星坟场,此刻已化作一张无形的死亡蛛网,每一个干扰器,每一块被动了手脚的陨石,都是一根致命的丝线,只待猎物闯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超神:虚空天帝请大家收藏:(m.zjsw.org)超神:虚空天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