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工部确实给了他很大的惊喜。
虽然未能实现大孙所描述的那种“飞驰电掣”、“昼出夜达”的程度,
但仅仅是那种不借助任何外力就能行驶的方式,
已足够让老爷子充满好奇。
心念一定,老爷子斩钉截铁地说道:
“确实无需人力或畜力,甚至不靠任何外力拉动。”
“也不是诸位所想,必须依靠下坡才能行进!”
“更不是卧龙先生的木牛流马!”
“因为你们所说的速度,远远不及咱所见的!”
“咱说的是……”
说到这里,老爷子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惊艳。
他话锋一转:
“咱曾梦到过这样一个场景。”
“倘若湖广再遇水患,不必靠人骑马、八百里加急向咱汇报。”
“也用不着朝廷纠结该开哪个粮仓放粮。”
“只需咱一声令下,货物即刻装车,一路疾驰,不出半日就能从应天府抵达湖广!”
“甚至!”
“若是北境草原诸部再度南侵。”
“咱只需大袖一挥……”
“大明将士便可率军出击,昼夜之间——为咱大明开疆拓土!”
“若是……”
随着老爷子的声音缓缓传开,
百姓们脸上纷纷露出惊愕之色。
谁也想不到老爷子会说出这样的话。
不过,或许是这描述实在太过神奇,
众人也不由得浮现出向往的神情。
此时,老爷子目光转向那些外国使臣,
继续说道:
“若是咱要重开西域,还有人敢在旁反对——”
“咱就直接架上大明的火炮!”
“不出一天,咱与大明将士就能出现在边境之外……”
“轰!”
“也要轰出一条路来!”
这番话霸气凛然,
帖木儿帝国的使臣们顿时脸色一沉,神情冰冷。
连一些邻近藩属国也面露惊惧。
他们这才意识到,
这位老人,
终究是大明的“洪武皇帝”!
若不是他已年老,面容慈和,
恐怕在他年轻气盛之时,
就真的会发兵西域,开疆拓土……
“明国皇帝!”
“您是在说笑吗?世上怎会有这种东西?”
帖木儿使臣塔里古连忙开口。
此刻他们倍感憋屈,
被老皇帝用这种离奇而不可能的例子针对,
明显是在给他们下马威!
“咱可不是说笑!”
老爷子的语气忽然严肃起来。
“今天,你们见到了咱大孙为大明带来的所有宝物——”
“衣食住行,样样皆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正如这最后一件……”
“咱要让天下百姓看到的,是这大明——不,是这世间独一无二之物!”
话音落下,老爷子不再犹豫。
黑色帷幕被猛地掀开。
刹那间,一件前所未有、在大明疆土上从未出现过的事物……呈现在众人眼前。
“咕嘟咕嘟……”
蒸腾的水汽向上飘散,汇成一道朦胧的直线。
在那木车——更准确地说,是木架之中——首先映入所有人眼帘的,是一条搭建得并不紧密、甚至可以说是雏形的铁轨。
百姓们一眼望去,心中了然:就像车辙一样。
但下一刻,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向上移去——铁轨上方,是一节节由“木箱”临时拼凑起来的车厢。
它们首尾相连,在车头那“咕咚咕咚”冒着蒸汽的带动下,轻盈地沿着轨道……一圈又一圈地转动。
一时间,所有目睹这一幕的百姓,全都怔住了!
没有牲畜拉拽!
甚至没有人去推引。
它不借助任何外力,却就在众人眼前,以一种近乎匀速的姿态,持续转着圈。
“怎么可能!”
终于有人失声惊呼!
“真的没有外力……”
“也不是书上写的木牛流马……”
“它真的能自己动。”
然而,最初的震惊过后,有人忍不住开口:“就是太小了!跟小孩玩具差不多!”
“这能有什么用处?”
“是啊!”
“这么小一点,皇上说的就是它,能带我们半天到南京府?”
“两三天就能去西域、去北平?”
“这么小的东西,怕不是稍一用力,就散架了吧?”
人群中议论纷纷。
此时,一位懂行的人站了出来,言辞激烈地反驳:
“你们不懂就别乱说!”
“你们只看见它小……”
“可如果——”
“如果把它造得很大呢?”
这位站出来的人,看起来是个木匠,衣上还沾着细碎的木屑。
他激动地挥舞双手,对着众人,语气狂热:
“如果把它造得比人还高两倍、三倍!”
“比这广场还要长呢?”
“到时候,大明的将士全都坐在车厢里?”
“大明的道路上铺满这样的轨道……”
“那一切,是不是就都不同了?”
“是不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