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台大捷的喜悦尚未完全褪去,南京大本营的议事厅内,赵罗正带领核心将领和格物院的专家们,对“镇国大将军炮”的实战表现进行冷静评估。案桌上,摆放着详细的战损报告、弹药消耗统计和武器性能分析,气氛严肃而凝重。
“八里台一战,‘镇国大将军炮’确实发挥了关键作用,一举击溃清军一万五千人的进攻,打出了复国军的威风。” 李锐首先发言,语气中带着一丝自豪,但也难掩疲惫,“但我们不能只看到胜利,更要看到这背后的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弹药消耗太大。这台‘镇国大将军炮’在半个时辰内,打出了近千发无烟火药子弹,相当于兵工厂数日的产量。如果大规模使用,我们的无烟火药库存根本支撑不起,就算现在全力量产,也难以满足持续作战的需求。”
陈璘也附和道:“其次,武器的量产难度极大。‘镇国大将军炮’的零部件精度要求极高,全靠手工和初级机床打磨,三十余名顶尖工匠花费了一个多月才造出一台原型机。想要大规模量产,至少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对我们当前的财政状况来说,是巨大的负担。”
范·海斯特推了推眼镜,补充道:“还有,武器的机动性太差。‘镇国大将军炮’重达两百三十公斤,需要四人操作,只能固定在阵地或战舰上,无法伴随步兵机动。如果清军改变进攻方向,或采用迂回战术,这台武器很难发挥作用。而且,它的故障率虽然在实战中表现良好,但长期使用后,精密零件的磨损会非常严重,维护成本也很高。”
赵罗点点头,语气沉重:“各位说得都很有道理。八里台的胜利,是一场战术奇观,是‘镇国大将军炮’在特定战场、特定时机发挥的关键作用,但它绝对不是我们可以依赖的常规武器。”
他拿起弹药消耗统计报告,指着上面的数据:“你们看,这近千发无烟火药子弹,耗费了我们半个月的产能。如果清军发动多次进攻,我们的弹药根本无法支撑。而且,这台原型机是我们集全院之力打造的精品,后续量产的武器,性能很可能会打折扣。”
将领们纷纷点头,脸上的喜悦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冷静和清醒。他们知道,赵罗的分析一针见血,“镇国大将军炮”虽然威力巨大,但局限性也同样明显,只能作为最后的王牌,在关键时刻投入使用,绝不能滥用。
“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一名将领问道,“清军虽然暂时被吓住,但他们的兵力依然强大,荷兰舰队的封锁也没有解除,我们不能只靠这一台‘镇国大将军炮’。”
赵罗眼神坚定,早已心中有数:“第一,将‘镇国大将军炮’秘密撤回南京核心工业区,作为最后的防御力量,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易动用,同时严格保密,不让敌人摸清它的底细;第二,格物院和军工工坊全力攻关,一方面优化‘镇国大将军炮’的设计,简化制造工艺,降低量产难度,另一方面扩大无烟火药的生产规模,提升弹药供应能力;第三,继续加强长江防线的建设,依托常规武器和防御工事,构建多层次的防御体系,不能过分依赖‘镇国大将军炮’。”
“另外,” 赵罗补充道,“我们要充分利用当前的稳定期,加快新型蒸汽舰船的研发和建造,提升海军实力。只有打破荷兰人的海上封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困境,让复国军真正摆脱被动局面。”
议事厅内的将领和专家们纷纷点头,心中的方向更加明确。八里台的胜利是一个契机,它不仅为复国军赢得了时间,更让他们看清了自身的优势和不足。“镇国大将军炮”是一张威力巨大的王牌,但复国军的崛起,不能只靠一张王牌,而是要靠完善的工业体系、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坚定的意志。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