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玉轩比想象中更精致,也更孤寂。窗外景致被巧妙隔断,只剩下一方被高墙围住的天空。伺候的宫人低眉顺眼,动作规矩,却如同没有灵魂的木偶,每一双眼睛背后都可能藏着监视的目光。
萧瓷肩头的伤已被太医重新处理过,但心中的弦却绷得更紧。皇帝给了她机会,也给了她更大的枷锁。解不了太后的毒,之前所有的“巧合”与“辩白”都会成为催命符。
王太医很快带来了太医院关于“碧蚕缓命膏”的所有存档记录,厚厚的几大摞,堆满了书案。但正如沈贵妃所料,记载大多语焉不详,只提及症状恐怖,解药难寻,所需药材繁多且罕见,最关键的一味“药引”更是讳莫如深,只以“至阳之心”代称。
何为“至阳之心”?无人知晓。
太医院派来“协助”她的两位太医,一位是院判刘太医,须发皆白,态度温和却眼神闪烁,滴水不漏;另一位是年轻的李太医,看似谦恭好学,却总在不经意间提出一些看似帮忙、实则可能引向错误方向的“建议”。
“萧掌事,依老夫看,这‘至阳之心’或许是指向阳极处的某种植物的根茎?比如百年朝阳参?”刘太医抚着胡须,慢悠悠地道。
“下官倒觉得,或许是某种至阳时辰出生的灵物血液?古籍常有此类记载。”李太医在一旁“补充”。
萧瓷心中冷笑,面上却虚怀若谷:“二位大人见解精辟,下官受教。只是此毒诡异,还需多方查证,谨慎为好。”她将话题引回那些浩繁的档案,“不知太医院可还有更多前朝,特别是关于类似秘毒研制、或是太医院人员调动的旧档?或许能从旁佐证。”
刘太医眼中精光一闪,呵呵笑道:“萧掌事真是钻研入迷了。前朝旧事,多涉及政斗阴私,档案凌乱残缺,且大多封存,查阅起来恐怕……”
“陛下有旨,一切所需档案,皆可调阅。”萧瓷平静地打断他,抬出了皇帝这面大旗。
刘太医笑容一僵,只得应下:“既如此,老夫便让人去档案库找找。只是年代久远,能否找到有用的,就看天意了。”
接下来的两日,萧瓷埋首于故纸堆中。送来的前朝档案果然如刘太医所说,杂乱无章,许多关键部分似乎都有缺失或损毁。但她凭借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硬是从无数看似无关的人事调动、药材采购记录、甚至是一些零散的太医值班日志中,捕捉到了一些极其细微的异常。
她发现,大约在二十年前,也就是林家出事、前太医院院使陈老太医被牵连致仕前后,太医院的药材采购清单中,连续数年都有几味特殊矿物的采购记录,数量不大,但批次频繁,而且……接收人签名似乎经过刻意模仿,笔迹与存档的正式文书有极其微妙的差异。
而这些矿物,与她之前在“癸字柒号”发现的“实验废料”成分,有部分重合!
更让她心惊的是,在一本破损不堪的前朝太医随笔杂记的残页上,她看到了一段模糊的记载:“……癸字库新至‘赤焰石’三斤,性暴烈,陈公言其慎用,恐伤根本……然贵妃宫中屡次索取,用于研制新香……”
癸字库!赤焰石!陈公!贵妃宫中!
这些散落的点,仿佛被一条无形的线串了起来!
一个可怕的推测在她脑中形成:当年,沈贵妃就已经开始借助太医院的资源和职权,以研制香料等名义,暗中进行着某些涉及特殊矿物的危险试验!而陈老太医可能发现了端倪,出于医者仁心或职责所在,进行了劝阻或记录,因而触怒了沈贵妃,最终在林家案发时被顺势牵连,逼致仕甚至……灭口?
而那“碧蚕缓命膏”,恐怕就是当年那些危险试验的“成果”之一!所以沈贵妃才能拿出这种前朝秘毒!
所谓的“至阳之心”……萧瓷的目光再次落在那段关于“赤焰石”的记载上。“赤焰”,性极热,至阳……“心”是否并非指生物心脏,而是指某种矿物最核心、能量最精纯的部分?
她立刻翻找所有关于“赤焰石”的记录。最终,在一本极其冷僻的《金石异毒考》残卷中,找到了线索:“赤焰石,性暴烈,蕴火毒。然其核心有髓,色如赤金,质如暖玉,乃中和至阴寒毒之圣品,然极难萃取,万石难出一钱,谓之‘石中心’。”
石中心!至阳之心!原来如此!
解药最关键的药引,就是“赤焰石”的核心——赤阳髓!而顾怀舟之前送来的,正是此物!他必定也是从太医院某些绝密记载中查到的线索!
但新的问题来了:赤焰石本就罕见,其核心“赤阳髓”更是万石难出一钱,如今去哪里寻找?顾怀舟送来的那一点,够用吗?就算够用,又如何能在太后和太医院众人的眼皮底下,不着痕迹地用它来配制解药而不被沈贵妃的眼线发现?
就在萧瓷苦思冥想如何获取并安全使用“赤阳髓”时,刘太医再次到来,这次脸色却带着一丝凝重和……诡异的惋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锦枭: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掀翻了天请大家收藏:(m.zjsw.org)锦枭:穿成炮灰女配后我掀翻了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