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上前,只见那道刻痕是一个简单的猴头图案,猴头上方刻着“齐天”二字,字迹苍劲有力,刻痕深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印记。“这不是现代探险者的风格。”陈教授用棉签蘸取印记样本,“这红色物质像是氧化铁,但需要回去化验才能确定。”他抬头望去,只见“齐天”二字上方的岩壁微微凸起,形状竟与猴头图案极为相似,仿佛是天然形成的图腾。
继续前行数十米后,洞穴突然开阔,形成一个更为巨大的地下溶洞。强光手电的光束扫过之处,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溶洞地面上散落着数十具人类骸骨,有的倒伏在地,有的靠在岩壁上,骨骼姿态各异,显然是在不同时间死亡的。骸骨之间,散落着各种探险装备的碎片——登山靴的鞋底、破碎的头盔、生锈的登山绳,甚至还有一台早已损坏的老式相机。
“这些骸骨……至少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老周蹲下身,仔细观察着一具较为完整的骸骨,“你看这股骨的磨损程度,死者年龄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他顿了顿,指着骸骨的手腕部位,“这里有骨折的痕迹,可能是失足摔倒造成的。”
小杨在骸骨堆中发现了一本被水浸泡得有些发胀的笔记本,小心翼翼地翻开后,里面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只能辨认出“猴影”“声音”“洞顶”等零星字样。“看来这些人都是被洞穴里的异常现象吓坏了,最终迷路或者受伤而死。”陈教授推测道,“所谓的诅咒,其实是洞穴复杂的地形和未知的自然现象造成的恐慌。”
就在这时,溶洞顶部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声响,像是石块滚落的声音。小李立刻用强光手电照向洞顶,惊呼道:“有东西在上面!”众人抬头望去,只见洞顶高达数十米,布满了钟乳石和黑暗的缝隙。在手电光束的照射下,一道黑色的人形轮廓正从一根钟乳石后闪过,手中似乎握着一根细长的物体,轮廓的姿态与传说中手持金箍棒的孙悟空极为相似。
“是野兽吗?”老周立刻举起了登山杖,警惕地盯着洞顶。陈教授却皱起了眉头,他发现那道轮廓的移动速度极快,而且动作灵活,不像是普通的野兽。“小杨,把备用无人机拿出来!”陈教授吩咐道。小杨立刻从背包里取出备用的无人机,启动后操控着它向洞顶飞去。
无人机的探照灯照亮了洞顶的每一个角落,当光束扫过一处巨大的钟乳石时,众人清晰地看到,那道“持棒人形轮廓”正蜷缩在钟乳石的阴影中。它体型高大,全身覆盖着黑色的毛发,手中握着一根粗壮的藤蔓,看起来竟像是一只体型异常巨大的猴子。“是短尾猴?不对,短尾猴没有这么大的体型。”陈教授喃喃自语,他从事地质研究多年,也曾在野外见过不少珍稀动物,但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猴类。
就在无人机距离那道轮廓越来越近时,它突然猛地站起,将手中的藤蔓朝着无人机挥去。只听“咔嚓”一声,无人机被藤蔓击中,瞬间失控坠落,摔在地上摔得粉碎。众人还没反应过来,洞顶突然传来一阵密集的石块滚落声,大量的碎石和泥土从洞顶落下,堵住了来时的通道。
“不好,我们被困住了!”老周惊呼道。陈教授立刻镇定下来,指挥道:“大家不要慌,溶洞肯定还有其他出口。小李,用红外热成像仪探测温度异常区域,暗河的源头一定有出口。”小李立刻拿出仪器,在溶洞内四处探测。很快,仪器显示在溶洞的西北角有一处温度较高的区域,那里的岩壁颜色也与其他地方不同,显得更为湿润。
众人立刻朝着西北角的岩壁走去,老周用登山镐敲击岩壁,发现里面是空的。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挖掘,岩壁上终于出现了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洞口后面是一条狭窄的通道,通道尽头隐约传来光亮。“有出口!”小杨兴奋地喊道。
当众人走出通道,重新呼吸到山间的新鲜空气时,都忍不住松了一口气。回头望去,那处出口隐藏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若不仔细寻找根本无法发现。陈教授拿出卫星电话尝试拨打,这次终于接通了。“我们安全出来了,立刻安排人手来吊罗山脉北侧,我们发现了重要线索。”
一周后,一支由地质学家、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考察队再次进入猴王洞。经过详细的探测,他们终于揭开了洞穴的秘密:原来猴王洞深处的溶洞存在着强烈的地磁异常,会干扰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洞顶的“持棒人形轮廓”其实是一群生活在洞穴深处的珍稀猕猴,由于长期生活在黑暗环境中,它们的体型比普通猕猴更大,而且学会了利用藤蔓在洞顶移动;岩壁上的“齐天”二字和猴头刻痕,是明清时期当地山民为了祭祀山神所刻,而那些失踪的探险者,大多是因为迷路、受伤或者受到猕猴的惊吓而意外死亡。
然而,有一个疑问始终没有得到解答:地质检测显示,猴王洞的形成时间至少有一千万年,远早于《西游记》的成书年代。那么,明清时期的山民为什么会将洞穴与孙悟空联系起来?洞顶那些体型异常巨大的猕猴,又是如何在封闭的洞穴环境中生存了这么久?
陈教授站在猴王洞的洞口,看着联合考察队的队员们忙碌的身影,手中握着那本从骸骨堆中找到的笔记本。笔记本的最后一页,有一行用鲜血写的模糊字迹,经过技术修复后,终于显现出完整的内容:“它们不是猴,是守护者。”这句话,让猴王洞的秘密,又多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喜欢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