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西北隅,有座无名荒山,当地人都叫它“鬼见愁”。山半腰的断崖下,嵌着一座破败的庙宇,青灰瓦当碎成齑粉,朱红立柱剥蚀得露出惨白木骨,唯有山门上“镇安祠”三个残字,还能辨出几分明朝的笔锋力道。光绪二十七年的梅雨季刚过,山间弥漫着腐叶与湿泥的气息,十八岁的阿桂扛着柴刀,脚步踉跄地往山上走。
阿桂是山下樟脚村人,家里有个卧病在床的老娘,还有个等着交束修的弟弟。这几日阴雨连绵,家里的干柴早就烧完了,他特意选了个大晴天上山,想多砍些柴挑去镇上卖。走到半山腰时,日头已过正午,毒辣的阳光晒得他头晕眼花,背上的水葫芦也见了底。正口干舌燥时,他瞥见了断崖下的镇安祠,想起村里老人说过这庙虽破,却能遮阴避雨,便打定主意进去歇口气。
刚走到庙门口,一股陈旧的腐朽气息就扑面而来,混杂着蛛网的腥气和尘土的味道。阿桂捂着鼻子跨进门,只见正殿里的神像早已东倒西歪,一尊泥塑的文相神像断了胳膊,脑袋也滚落在供桌底下,神像脸上的金漆斑驳,唯有一双眼睛依旧圆睁,透着几分诡异。供桌上积了厚厚的灰尘,散落着几片残破的香烛,墙角的蛛网织得比筛子还密,几只蜘蛛在网上爬来爬去,看得人头皮发麻。
“倒是个歇脚的好地方。”阿桂嘟囔了一句,找了个离蛛网远些的墙角坐下,从怀里摸出个粗布包,里面是老娘早上烙的玉米饼。他刚咬了两口饼,就听见一阵奇怪的声音——像是有人在耳边低声哭泣,那哭声细细弱弱的,带着说不尽的委屈;又像是沉重的叹息,每一声都透着无尽的悲凉。阿桂心里一惊,猛地站起身四处张望,庙里空荡荡的,除了他再无旁人,只有风吹过破窗棂发出的“呜呜”声。
“定是听错了,山里的风声罢了。”阿桂拍了拍胸口,自我安慰道。他匆匆啃完玉米饼,刚要扛起柴刀离开,转身的瞬间,一道黑影突然从他眼前一闪而过。那黑影速度极快,带着一股刺骨的寒意,阿桂只瞥见一个模糊的轮廓,像是个人形,却比正常人高出许多,周身萦绕着淡淡的黑雾。他吓得浑身一僵,头发根都竖了起来,手里的柴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撒腿就往庙外跑。
跑出庙门后,阿桂不敢回头,只顾着拼命往前跑。可跑了没多远,他就发现不对劲了——这条路他走了不下百遍,本该半个时辰就能到山脚,可他跑了快一个时辰,眼前还是熟悉的灌木丛和岩石。更诡异的是,他明明是往山下跑,脚下的路却越来越陡,像是在往山顶攀爬。身后的哭声越来越清晰,不再是刚才的细弱呜咽,而是变成了凄厉的号叫,那声音里充满了愤怒和怨恨,听得人脊背发凉。
一阵阴风吹来,阿桂打了个寒颤,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这一眼,让他魂飞魄散——只见那道黑影正飘在他身后十几步远的地方,黑雾越来越浓,隐约能看见黑影脸上的狰狞表情,七窍里都流着黑血,一双眼睛像是两个黑洞,正死死地盯着他。阿桂吓得腿一软,差点摔倒在地,他拼命地往前跑,却感觉脚下像是被什么东西拉住了,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像是踩在烂泥里一般。
“别追我!我没害你啊!”阿桂一边跑一边哭喊,眼泪鼻涕糊了一脸。他想起村里老人说的镇安祠的传说——明朝时,这庙里供奉着一位“镇安公”,是当地的守护神,能驱邪避凶,庇佑村民。有一年村里闹瘟疫,村民们来庙里求神,第二天瘟疫就奇迹般地止住了。可到了清朝末年,来了个贪心的道士,听说镇安公法力无边,便想吸走他的法力以求长生不老。那道士趁夜潜入庙宇,施展邪术设下法阵,将镇安公的法力尽数吸走。失去法力的镇安公无法再庇佑村民,又对道士的背叛感到无比愤怒,最终化为厉鬼,盘踞在这座荒山上。
“镇安公饶命!我只是个砍柴的,从来没做过坏事啊!”阿桂哭着求饶,脚下却越来越沉。他感觉那股刺骨的寒意越来越近,后背像是贴了一块冰,冻得他四肢发麻。突然,他脚下一滑,摔倒在地上,柴刀也滚到了一旁。他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发现身体像是被钉在了地上,动弹不得。那道黑影缓缓飘到他面前,黑雾渐渐散去,露出了一张布满怨恨的脸——那是一张文官的脸,面容清癯,却因愤怒而扭曲,七窍流着的黑血滴在地上,将泥土都染成了黑色。
“为何要害我……我与你无冤无仇啊!”阿桂吓得浑身发抖,声音都变了调。
厉鬼没有说话,只是死死地盯着他,那双黑洞般的眼睛里,映出阿桂惊恐的脸。突然,厉鬼发出一声凄厉的尖啸,声音刺破耳膜,阿桂只觉得脑袋一阵剧痛,眼前一黑。他隐约看见厉鬼张开双臂,周身的黑雾猛地涌了过来,将他整个人包裹住。刺骨的寒意瞬间传遍全身,他感觉自己的魂魄像是被什么东西撕扯着,疼痛难忍。紧接着,一声凄惨的叫声划破了山林的寂静,那叫声里充满了绝望和痛苦,久久回荡在山谷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请大家收藏:(m.zjsw.org)全国各地恐怖民间故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