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日子,洛梨仿佛回到了高考前冲刺的状态。她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社交和娱乐,一有空就研读钟管家给她的那些资料,熟悉各个项目的运作模式、受助群体和影响力。她甚至主动联系了其中一个助学项目的负责人,以“志愿者”的身份,低调地参与了一次线下探访活动,亲自去偏远山区看望了受资助的孩子们。
她没有告诉纪靳修,也没有借此炒作新闻,只是默默地做着这一切。在这个过程中,她看到了纪家光环之下,那份切实的社会责任感和回馈社会的初心,这让她对纪家、对老夫人,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经营与纪靳修的小家。她真的开始跟着家里的厨师学习烹饪,虽然进步缓慢,偶尔还是会闹出笑话,但纪靳修总是那个面不改色的“试吃员”。晚上的时光,他们依旧一起看电影,聊天,或者各自做着自己的事,享受那份宁静的陪伴。
偶尔,她会装作不经意地问起他小时候的事,问起他母亲的零星片段。纪靳修的话依旧不多,但不再像最初那样完全回避。他会简单地说一些,比如母亲喜欢园艺,小花园里曾经种满了玫瑰;比如母亲弹得一手好钢琴,他小时候常常听着琴声入睡……
这些零碎的细节,在洛梨心中慢慢拼凑出一个温柔、优雅、热爱生活的女性形象,也让她对颈间的那枚翡翠,有了更深的感情。
时机很快到来。一周后,纪氏旗下最大的“晨曦”助学基金会举办年度答谢晚宴。这类晚宴虽不如慈善晚宴那般星光熠熠,但来的多是政商界要员、文化教育界名流以及重要的捐赠人,规格极高,也更注重内涵。
洛梨知道,老夫人虽然不会亲自出席,但一定会关注。
她征求了纪靳修的意见,他自然是无不可。于是,两人再次一同出席。
这次,洛梨的造型更加沉稳内敛,选择了一条藏蓝色丝绒长裙,妆容素雅,唯一的亮点便是颈间那枚翡翠吊坠。她挽着纪靳修的手臂亮相,依旧吸引了全场的目光,但这次,她不再仅仅是“纪靳修的女伴”或“女明星洛梨”,她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沉稳大气的新身份。
晚宴上,当基金会理事长致辞后,邀请主要捐赠人上台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洛梨轻轻握了握纪靳修的手,然后在他略带惊讶的目光中,主动且从容地走上了台。
她从手包里拿出一份提前准备好的、言辞恳切的简短发言稿——这是她根据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地探访的感受亲自写的,没有假手于人。
站在话筒前,灯光打在她身上,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台下众人,最后与纪靳修鼓励的眼神交汇,心瞬间安定下来。
她没有说任何浮夸的场面话,而是用温柔而真诚的嗓音,分享了她前段时间去山区探访的所见所闻,讲述了那些孩子们在“晨曦”助学金的帮助下,如何艰难却充满希望地追求梦想。她引用了几个具体却不暴露隐私的小故事,情真意切,几度哽咽,却又努力保持着得体的微笑。
“……教育的力量,在于点燃希望,在于改变命运。”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我很荣幸,能以微薄之力,参与到‘晨曦’这样有意义的事业中来。这不仅仅是纪家的责任,也是我们每一个享受了社会资源的人,应有的回馈。未来,我希望能跟随老夫人的脚步,和靳修一起,更深入地支持公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她的发言不长,但条理清晰,情感真挚,既有高度又接地气,尤其是不动声色地抬出了老夫人,表达了继承和追随的意愿,堪称滴水不漏。
台下安静了片刻,随即爆发出热烈而真诚的掌声。许多在场的老派人士和教育工作者,都向她投去了赞赏的目光。他们原本或许对这位“明星媳妇”抱有偏见,但此刻,她的真诚和务实打动了她。
纪靳修站在台下,看着台上那个散发着知性光芒和真诚力量的女人,胸腔中被一种前所未有的、汹涌的骄傲感填满。他知道她最近在忙些什么,却没想到她会做到这个程度,会给他带来如此大的惊喜。
他的小女人,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绽放出越来越耀眼的光芒。
晚宴结束后,洛梨的这番表现果然第一时间传到了老夫人的耳中。
第二天下午,洛梨再次接到了钟管家的电话。这一次,老夫人的语气不再是召见,而是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缓和,邀请她“有空过来喝杯茶”。
洛梨知道,她投出的“石子”,终于激起了期待的涟漪。
再次踏入老宅的小客厅,气氛明显不同于上次。窗帘拉开了一半,阳光透进来,驱散了些许阴霾。老夫人依旧坐在那张紫檀木椅上,但手边的小几上,除了茶盏,还放着一本翻开的“晨曦”基金会年报。
“来了。”老夫人抬眼看她,目光依旧锐利,但少了些审视,多了些探究,“坐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光陷落:纪先生的专属小作精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星光陷落:纪先生的专属小作精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