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的成立,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荡漾开来,但很快又归于表面的平静。“见鹿工作室”的牌子挂在那个略显简陋的二层小楼门口,在冬日的阳光下泛着崭新的光泽。内部,几台新购置的电脑散发着塑料和电子元件的特有气味,桌椅摆放整齐,虽然目前只有林见鹿、赵昊和陈默三个光杆司令,却已然有了一丝草创阶段特有的、混杂着希望与艰辛的气息。
赵昊摸着那台配置最高的电脑,咧着嘴傻乐:“老林,以后咱这就是根据地了?感觉比网吧带劲多了!”
陈默则已经沉浸在他的世界里,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试着网络和安全设置,确保这个未来可能承载秘密的据点固若金汤。他对硬件要求不高,但对外部屏障的要求却极高。
林见鹿看着他们,心中微暖。这只是起点,一个微不足道的起点。但他的目光已经越过这狭小的空间,投向更广阔的金融战场。工作室成立的第一枪,必须打响,而且要打得漂亮。他的目标,清晰而明确——即将启动波澜壮阔行情的A股市场。
2004年初的中国股市,刚刚经历了漫长的熊市煎熬,空气中还弥漫着悲观和疑虑的气息。上证指数在1300点附近反复挣扎,成交量萎靡,许多股票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但在林见鹿眼中,这片哀鸿遍野之下,埋藏着无数的黄金。他知道,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一场足以改变许多人命运的牛市,正在悄然孕育。
他的“逆天悟性系统”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非直接给出股票代码和买卖点。那太低级,也违背了“领悟而非灌输”的核心。更多的时候,当他凝神思考某家公司、某个行业时,脑海中会闪过一些源自前世记忆碎片的关键词、图表片段,或是某种对市场情绪、宏观经济脉络的骤然清晰的理解。这些“灵感火花”需要他结合当下现实的数据、公告、新闻报道去分析、验证,最终形成他自己独立的判断。
这是一种基于超越时代认知的、更高维度的分析和决策能力。
“昊子,默子,准备一下,我们的第一笔‘业务’要开始了。”林见鹿走到工作室中间,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赵昊立刻凑了过来:“要动手了?搞哪只票?”他摩拳擦掌,显得比林见鹿还要兴奋。
陈默也从屏幕后抬起头,他虽然对金融不感兴趣,但涉及到计划执行和技术支持,他绝不会掉链子。
林见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打开了电脑上的股票行情软件——一款界面古朴,功能简单的早期软件。绿色的数字滚动着,映照在他深邃的眼眸中。
“我们资金有限,第一阶段的目标是精准、快速,完成原始积累。所以,必须选择弹性最大,启动最快,且确定性最高的标的。”他一边说着,一边调出了几只股票的K线图和基本面资料。
他的目光在其中一只股票上停留下来——江西铜业()。
刹那间,关于这只股票的诸多“灵感火花”在脑海中迸发、串联:“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中国需求”、“资源为王”、“股价年内翻倍再翻倍”……这些碎片化的未来图景,与他查阅到的当前信息迅速吻合:全球经济复苏迹象明显,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对铜等基本金属的需求将持续暴增。江西铜业作为行业龙头,资源储备丰富,业绩弹性极大。而当前的股价,尚在历史底部区域徘徊,市盈率低得可怜。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就是它了,江西铜业。”林见鹿点了点屏幕,语气笃定。
赵昊凑过去看了看那蜿蜒向下如同死蛇的K线,挠了挠头:“老林,这票……看起来半死不活的啊?能行吗?”
“表象而已。”林见鹿微微一笑,“记住,在市场上,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当所有人都绝望的时候,希望就在眼前。铜,是工业的血液,中国经济这辆快车要加速,离不开它。现在它的价格,就像被压紧的弹簧。”
他并没有过多解释,有些判断,源于无法言说的底气。他转向陈默:“默子,帮我们开通网上交易权限,确保交易通道安全和稳定。”
陈默点了点头,手指再次在键盘上敲击起来,这是他擅长的领域。
接下来的几天,林见鹿动用了家庭“融资”来的大部分资金,加上自己和赵昊凑的零花钱,总共八万多元,在江西铜业股价围绕5元震荡时,开始了分批、低调的建仓。
这个过程并不刺激,甚至有些枯燥。没有惊心动魄的拉升,没有一字涨停的狂喜。买入,然后等待。股价依旧在底部反复摩擦,偶尔还会小幅下跌,账面上出现浮亏。
赵昊每天都要看好几次账户,看着那绿油油的数字,难免有些焦躁:“老林,又跌了二分钱,咱们是不是买早了?”
林见鹿却稳坐钓鱼台,他甚至很少去看分时图。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阅读各类财经报道,研究行业数据,或者继续完善他脑海中那个庞大的、涉及国术、文化、科技的未来蓝图。股市,对他而言,只是实现蓝图的工具和起点,而非全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