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内容写得有点乱,是因为作者君的思路出了点问题,还请各位书友见谅,不喜欢的可以选择直接跳过,不影响后续阅读)
“皇权特许、先斩后奏?锦衣卫的权利这么大吗?”
原随云是更加吃惊了,因为作为江湖人士,他对朝堂上的一些情况,的确是缺乏足够的认知,对锦衣卫相对熟悉和了解一些,但从来未曾听说过还有这等权利。
真要是如此的话,锦衣卫完全可以用一个个莫须有的罪名,对任何官员、江湖势力下手,掌握在某些人手中,完全能够成为排除异己的一柄利刃。
“可是不对啊,据属下所知,锦衣卫虽然有权利对朝廷官员还有江湖势力展开调查,但除非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否则也不敢胡乱动手吧,这与王爷所说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
在惊讶过后,原随云又感觉到有些奇怪,因为刘兴岳口中所说的锦衣卫与他印象中的锦衣卫完全不一样。
在大汉帝国,锦衣卫的确是威名赫赫,江湖势力和朝廷官员都畏之如虎,不愿意与锦衣卫打交道,很多人背地里更是称呼锦衣卫为朝廷鹰犬。
可在明里暗里,与锦衣卫对抗,抗拒调查和执法,乃至公然阻挠办案,武力对抗的可不在少数,每年都有许多锦衣卫成员因为各种原因死亡,死亡率一直是居高不下的。
换句话来说,锦衣卫不过是大汉帝国一个比较强力的武力机构而已,根本就没有达到刘兴岳所说的那么强大,差得有些远了。
“本王其实也不相信,可这是从皇城司传来的消息,锦衣卫在成立的时候,先祖就立下了这样的规矩,赋予了锦衣卫极大的权限。”
“至于为何现在的锦衣卫完全没有这样的表现,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一个权力太大的武力机构,会让所有人感觉到恐慌的,不光是江湖势力,就连朝廷官员也深深忌惮,他们自然要联合起来,抵制锦衣卫。”
“你想想,近乎所有人都反对的情况下,锦衣卫的权利还能够保持得住嘛,自然是要被受到极大的削弱,至少要被很多双眼睛盯着、控制着,不能让他失控。”
说到这里的时候,刘兴岳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寒芒,虽然他也觉得锦衣卫的权力太大,的确不是什么好事,但江湖势力和朝廷官员们的行为,无疑是对皇权的对抗,这是任何一个皇帝乃至皇室成员都无法容忍的。
现在的刘兴岳,只是一个没有什么权利的皇子,并不是皇帝,可这并不妨碍他站在皇帝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反正那张龙椅,早就已经被他当成囊中之物了。
“锦衣卫的确是被逼着要讲规矩,但特权一直未曾被取消,只是轻易不会动用罢了,可你不要忘记了,正四品的郡少府而已,背后或许有后台、靠山,但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人物。”
“锦衣卫真要拿这个特权说事,谁都说不出锦衣卫的行为有什么错误,想要发难,也要看看能否对抗背后的人,这一次他们可不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点了点头,原随云不再提出质疑,这话其实是很直白的,锦衣卫是否动用特权、是否违规操作,事实如何并不重要,无非是背后势力的对抗。
如果那位倒霉少府背后有着权势滔天的大人物撑腰,锦衣卫这一次可就是捅了马蜂窝了,就算不死也要脱一层皮,拿出皇权特许都不管用。
可要是少府背后没有什么大人物,锦衣卫的做法就是合情合理的,毕竟这是锦衣卫的特权,皇室先祖亲笔御封的,属于绝对的程序正义,可不是挟私报复。
再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比谁的拳头大,拳头更大的人自然就可以掌握话语权,关键不在于锦衣卫做了什么,在于背后的人拳头是否足够大。
“那王爷的意思是,下一步就调查锦衣卫?”
“只是本王的怀疑,而且章兴昌前脚查到丧魂谷,蔡康后脚就来了,时间节点有些太过于巧合了,昨天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在少府灭门案发生之前,蔡康曾经回过北镇抚司述职。”
“表面上是正常公事,但根据皇城司的内部情报,蔡康在京城期间,曾经多次与老六手下的幕僚会晤,也许双方已经达成了某种协议。”
“蔡康与六皇子有接触?”
这个消息再次让原随云有些惊讶,他之前就有了解过,成年皇子们,但凡背后母族有些势力的,都得到了一定的参与朝政的权限。
年龄较大的皇子们,自然占了最大的便宜,大皇子、三皇子、四皇子这几位都被赋予了参与朝政的权利,不但能够在朝堂上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还可以凭借皇子的身份,插手各个机构的事务,权力可是不小的。
二皇子与六皇子,虽然没有得到参与朝政的权利,但收获也是极大的,一个协理锦衣卫,一个协理六扇门,两人都在大肆拉拢人员,安插亲信。
锦衣卫属于是二皇子的地盘,蔡康却与六皇子勾勾搭搭的,别管他是否真的投靠了六皇子,就这个消息传出去,二皇子都会将他视同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九龙夺嫡:从掌控江湖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九龙夺嫡:从掌控江湖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