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华的邀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滴入冷水,在路岩的心湖中炸开一片涟漪。他没有立刻回答,理性的大脑飞速权衡着每一个变量:全球同步异常、旧秩序的崩塌、一个旨在“掌控”而非“收容”的绝密计划……这远超出一个研究员的职责范畴,更像是一张通往未知深渊的单程票。
宋茜的反应则如同古井深潭,她只是微微颔首,清冷的声音不带波澜:“宋氏一脉,承古训,守人间清平。此等劫难面前,义不容辞。”
她的表态,像一块投入天平的石子。路岩深吸一口气,压下脑海中翻腾的思绪和那枚染血的“平安”铭牌带来的隐痛,目光锐利地看向杨振华:“我需要了解‘火种’计划的全部细节、权限以及可用资源。”
杨振华脸上那公式化的微笑终于透出一丝真实的温度:“明智的选择,路博士。细节和权限,我们路上详谈。现在,请随我来,是时候让你们看看,‘火种’真正的摇篮了。”
他没有走向指挥中心外那片混乱的广场,而是转身,在临时会议室光洁的墙壁某处看似随意的按了几下。一阵几乎无法察觉的能量波动掠过,墙壁无声地滑开,露出一部需要虹膜、声纹及能量频谱三重验证的电梯。
电梯内部没有任何按钮,只有冰冷的金属壁。门关上后,一种强烈的失重感传来,不是向下,而是以一种违背常识的角度,斜向深入地下。电梯运行的速度极快,却异常平稳,只有空气摩擦发出的微弱嘶鸣提示着他们正在以惊人的速度移动。
大约三分钟后,电梯缓缓停住。门打开的瞬间,即便是以路岩的冷静和宋茜的淡然,眼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震撼。
眼前并非想象中阴暗逼仄的地下设施,而是一个巨大到望不到边际的地下空间。穹顶高达百米以上,模拟着自然的蓝天白云,甚至能看到模拟日光柔和地洒下。空气清新,带着类似雨后森林的负离子气息,完全隔绝了地上世界的混乱与污浊。
他们正站在一处高耸的观察平台上,脚下,是一座充满未来科技感的地下城市。流线型的磁悬浮交通工具在预设轨道上无声穿梭,错落有致的银白色建筑泛着冷冽的光泽,其中穿插着绿色的人工生态园区。更远处,可以看到划分明确的不同功能区:科研中心那标志性的环形结构、训练场上移动的矫健身影、以及更深处那戒备森严、能量反应异常活跃的区域。
“欢迎来到,‘地下长城’。”杨振华的声音带着一丝自豪,也有一丝沉重,“这里是‘火种’计划的核心基地,也是国家为应对可能到来的最坏情况,历时数十年建造的最终堡垒之一。深度,地下三点七公里。具备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独立能源(小型聚变反应堆)以及最高级别的物理、能量、信息防护。理论上,可以抵御已知的所有大规模毁灭性攻击,包括……一定程度的现实扭曲。”
路岩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捕捉着视野内的一切信息。他看到了能量管道中流淌的幽蓝光流,看到了建筑表面若隐若现的防御力场符文,看到了巡逻士兵装备的、远超地表民管局标准的先进武器。这里,是科学与超自然技术结合的巅峰之作。
“‘长城’……名副其实。”路岩低语。这不仅仅是一个避难所,更是一个文明的火种库,一个反攻的基地。
“跟我来,先带你们去你们的专属区域,路上顺便熟悉一下环境。”杨振华引着他们登上了一辆等候在平台旁的开放式磁悬浮车。
车辆无声地滑行在洁净的通道中。杨振华开始详细介绍:
“基地主要分为几个大区:生活保障区、科研中心、军事训练区、异常物品临时收容库(非核心级),以及最重要的——‘火种’项目本部。”
“你们二位,将拥有‘火种’实验室的最高权限,配备目前我们能提供的最尖端设备,包括量子计算阵列、多维能量感应器、以及……”他看了一眼宋茜,“…一个经过特殊处理、可以隔绝外部干扰,也能安全引导内部能量运行的‘静修室’。”
宋茜闻言,再次微微颔首,表示认可。
车辆经过科研中心时,路岩看到了熟悉的仪器品牌和更加庞大的实验装置,甚至有一些连他都未曾见过的、散发着奇异能量波动的设备。经过训练区时,他们看到不仅有士兵在进行体能和战术训练,还有一些人在进行着类似冥想、符文绘制甚至是元素操控的练习,其中一些人身上散发出的能量波动,竟不弱于宋茜。
“这里汇聚的,不仅是顶尖的科学家,还有来自各个古老传承的佼佼者,以及万里挑一、拥有特殊天赋的觉醒者。”杨振华解释道,“‘火种’的理念,就是融合。用科学的框架去理解玄学,用玄学的智慧去拓展科学的边界。”
最终,磁悬浮车停在了一扇铭刻着复杂能量回路、由不明银色金属铸造的大门前。门上的标识简洁而有力——【火种实验室 - 路岩 / 宋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新纪元前夜请大家收藏:(m.zjsw.org)新纪元前夜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