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海并进的模式,让张家的进账十分可观。张西龙粗略算了算,扣除开销和预留盖房的钱,买新船的计划,并非遥不可及。
这日,张西龙没出海,在家帮着收拾盖房要用的宅基地。他抡着镐头,清理着地上的碎石杂草,浑身冒汗,心里却畅快。
林父搬个小马扎坐在旁边看着,时不时递碗水,眼里满是欣慰。婉清和婉婷在一边玩泥巴,小脸上沾得都是泥点子,咯咯地笑。
王梅红和林爱凤在准备午饭,炊烟袅袅,肉香弥漫。是一副和美的农家景象。
歇晌的时候,张西龙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自家这略显拥挤却生机勃勃的院子,看着忙碌的家人,心里充满了干劲和希望。
他掏出怀里那个皱巴巴的小本子,用半截铅笔头在上面写写画画。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各种数字和计划——盖房需要的木料、砖瓦、人工钱;新船大概的预算;日常的开销;甚至还有将来买了新船,雇几个帮手之类的模糊想法…
“画啥呢?”林爱凤端着一碗绿豆汤过来,递给他。
“画咱家的好日子呢!”张西龙接过碗,咕咚咕咚喝了一大口,指着本子上的“船”字,眼睛亮晶晶的,“等买了新船,我带你出海,去远海看看,那才叫开阔!”
林爱凤抿嘴笑了,眼神里带着向往,也有一丝对大海的敬畏:“我可不敢,听说远海风浪大着呢。”
“怕啥?咱船大,稳当!”张西龙豪气地一挥手,“到时候,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让咱爹娘,让你爹,都享清福!让婉清婉婷,将来到城里去念书!”
他描绘的未来太过美好,林爱凤听得入了神,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
下午,张西龙去了趟大队部,找支书商量盖房批宅基地和开证明去延边迁户口的事。支书现在对张西龙高看一眼,事情办得很顺利。
从大队部出来,遇到几个屯里的老渔民聚在井台边唠嗑,看见张西龙,都笑着打招呼。
“西龙,听说又要盖新房,又要买新船?行啊小子,这日子让你过得,蒸蒸日上啊!”
“啥时候带带俺们这帮老家伙也发发财啊?”
张西龙笑着散烟:“叔伯们说笑了,我就是瞎折腾。等真买了新船,指定少不了麻烦大家帮衬。”
他现在说话办事,越来越有章法,既不过分炫耀,也不藏着掖着,隐隐有了当家人的气度。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饭。饭菜丰盛,有鱼有肉。张西龙把白天去大队部的事说了,又把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
“…盖房的事,开春就动工。等房盖好了,户口落利索了,咱就全力攒钱,争取明年,最晚后年,把新船拿下!”他语气坚定,目光扫过家人。
王梅红虽然还是觉得花钱如流水,但看着小儿子那自信的样子,也不再反对,只是念叨:“一步步来,别太累着。”
张改成吧嗒着烟袋,满脸皱纹都舒展开:“嗯,老二规划得好。咱家现在人心齐,劲儿足,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林父也激动地点头:“好,好,西龙有本事…”
张西营更是摩拳擦掌:“对!买新船!到时候我好好跟你干!”
连小婉清都举起勺子:“买大船!爸爸带我去抓大鱼!”
一家人笑声不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煤油灯下,张西龙看着这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庞,心里踏实而满足。赶山赶海,虽然辛苦危险,但能为家人搏出这样一份红火的日子,一切都值了。
新船的目标如同远方的灯塔,指引着方向。而脚下的路,则需要他用汗水、智慧和勇气,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地走下去。
山海并进,富路宽广。老张家的好日子,才刚刚开了个头。
卷末点题:新房与新船,将是下一个阶段的奋斗目标。而更多的挑战与机遇,也隐藏在那片蔚蓝的大海和连绵的群山之中,等待着他去探索。
喜欢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1981:渔火照蛟龙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