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墨也没闲着,她主动承担了“路线标记”的任务。每天清晨,她都会带着星源松鼠,沿着规划好的路线前行,在沿途的岩石上用荧光沙画出醒目的标记,还会在危险路段旁写下警示语。遇到沿途驻守的族群,她便停下来,记录下当地的风物特色与族群习俗,她的探索手记越来越厚,扉页上“归墟风物志”五个字,被她用彩笔描得愈发鲜艳。
这日,阿墨沿着西向路线前往星陨谷,准备记录沙狐族的驿站修建情况。行至半路,她突然发现路边的岩石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纹路——纹路比之前见过的古代石刻更纤细,像是用尖锐的器物一笔划成,末端还带着一个小小的星轮符号。
“这是什么?”阿墨蹲下身,用手拂去纹路表面的沙尘。纹路顺着岩石延伸,消失在前方的密林里。她心里涌起强烈的好奇,顾不上前往星陨谷,便循着纹路的方向追去。
星源松鼠在她前方跳跃引路,时不时停下发出“吱吱”的提醒,像是在警惕周围的环境。密林深处草木丛生,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在地面形成斑驳的光影。阿墨小心翼翼地拨开挡路的藤蔓,突然,眼前的景象豁然开朗——密林中央,竟藏着一座小小的石亭。
石亭由整块岩石雕琢而成,亭顶刻着繁复的星纹,亭内的石桌上摆放着一个残缺的石盘,石盘上的纹路与她在路边看到的一致,中央也有一个星轮符号。更让她惊讶的是,石亭的四根柱子上,分别刻着“春、夏、秋、冬”四个古老的文字,旁边还配有对应的季节景象壁画:春日的嫩草、夏日的流泉、秋日的落木、冬日的飞雪。
“这里难道是古代人的‘节气观测台’?”阿墨喃喃自语,赶紧掏出探索手记,将石亭的模样与纹路一一记录下来。她伸手触摸石桌上的石盘,指尖传来微弱的能量波动,与东部枢纽台的能量频率隐隐共鸣。
就在这时,石盘突然泛起淡淡的光芒,表面的纹路顺着能量流动的方向缓缓旋转,投射出一道纤细的光柱,光柱在亭顶的星纹上汇聚,形成一个小小的星图投影。星图上标注着几处从未见过的地点,其中一处被红色的圆点标记,位置竟在黑风沙漠的最深处。
“这是新的古代遗迹线索!”阿墨激动得心跳加速,她赶紧将星图投影的模样画在手记上,又仔细检查石亭的每一个角落,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在石亭的角落,她发现了一块松动的石板,掀开石板,下面藏着一个小小的陶瓶,瓶内装着一卷泛黄的兽皮卷。
阿墨小心翼翼地展开兽皮卷,上面用炭黑画着一幅简略的地图,地图中央标记着“星核殿”三个字,周围还画着许多复杂的符号,像是守护遗迹的机关。“星核殿……难道是古代星源能量网络的核心控制室?”她心里充满了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这个发现告诉沈砚。
夕阳西下时,阿墨骑着星源兽赶回新家园。刚进城,便看到沈砚正和各族长老在广场上查看路网修建进度,她立刻翻身下马,快步跑了过去,手里高高举着探索手记与兽皮卷:“沈砚哥!我发现新的古代遗迹线索了!”
众人闻言,纷纷围拢过来。沈砚接过阿墨递来的手记与兽皮卷,仔细翻看,当看到石亭的草图与星核殿的地图时,眼中闪过震惊与期待:“这星核殿若真是能量网络的核心控制室,说不定藏着修复网络的终极秘密,甚至能让归墟的能量循环达到前所未有的稳定状态。”
石垣看着兽皮卷上的地图,眉头微蹙:“地图标记的位置在黑风沙漠最深处,那里是‘死寂沙海’,传说中连星源兽都无法存活,暗能量残留极多,冒险前往太过危险。”
“但这或许是了解归墟起源的关键。”陈景明指着兽皮卷上的符号,“这些符号与枢纽台的古代文字同源,像是在记录星核殿的作用,若能解读出来,对归墟的未来至关重要。”
沈砚沉思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期待的脸庞,缓缓开口:“路网修建仍按计划进行,同时,我们组建一支‘星核探索队’,待西向路网延伸至沙漠边缘,便启程前往死寂沙海,探寻星核殿的秘密。”他看向阿墨,眼里满是赞许,“这次又是你发现了重要线索,探索队里,自然少不了你这位‘归墟小史官’。”
阿墨闻言,眼睛亮得像星源水晶,用力点头:“我一定好好记录,绝不会错过任何线索!”星源松鼠也跟着蹭了蹭她的手背,像是在表达赞同。
暮色渐浓,广场上的熔岩灯再次亮起。各族工匠依旧在忙碌,通红的炉火与淡紫的星光照亮了他们的脸庞,也照亮了脚下正在延伸的道路。阿墨站在高台旁,看着远处渐渐成型的路网,手里紧紧攥着探索手记,心里充满了期待。
星网之下:归墟联盟的新序章
青禾指尖还沾着星草的清露,她站在刚铺好的星石路网旁,晚风卷着荧光沙的微光掠过脚踝,像在轻轻提醒——归墟的新生,从不是白天那场庆典的热闹所能定格。她望着远处鳞甲族工匠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用特制的岩胶拼接最后一块星石板,石板边缘刻着与祭坛水晶同源的纹路,白天吸足了晨光,此刻正泛着淡淡的暖白,像一条卧在土地上的光带,往藤木族的森林深处延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北大博士请大家收藏:(m.zjsw.org)北大博士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