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长老们的灵能本质,对生命和意识的“回响”格外敏感。在伊莫瑞构建“信息茧房”的过程中,她们本能地引导着进程,让这个脆弱的结构更多地吸附那些蕴含着“生命韧性”、“集体意志”、“希望火花”等正面特质的规则回响,使其内部逐渐孕育出一丝微弱的、类似“灵能”的温暖波动,抚慰着濒临崩溃的意识碎片。
逻辑编织者的理性核心,则在疯狂地分析、学习这片海洋中流淌的、关于宇宙底层规则的结构信息。虽然绝大多数信息都远超其理解极限,但它还是从中捕捉到了一些基础的、关于信息聚合、规则稳定性的“知识”,并尝试将其应用于“信息茧方”的优化,使其结构更加高效、坚固。
凯尔的时空感知,在这里彻底失去了用武之地,因为这里本无时空。但他对“变化”和“可能性”的敏锐直觉,却让他成为了“信息茧房”的“预警系统”。他能模糊地感知到周围信息流中蕴含的“危险性”波动——那些过于狂暴的、代表彻底毁灭的、或者充满恶意的规则回响,并提前发出警示,让伊莫瑞能够及时调整“茧房”的方向,避开危险。
时间(如果还有这个概念的话)在无尽的汲取、编织、调整中流逝。伊莫瑞的“信息奇点”逐渐稳定下来,外面包裹着一层薄薄的、却蕴含着奇异韧性的“悖论信息茧”。这个“茧”内部,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独立的、暂时隔绝了外部信息洪流的稳定空间。星火同盟残存的意识碎片,如同冬眠的种子,沉睡在这个由他们共同意志编织的避难所中,依靠着从规则回响之海中汲取的微弱养分,维持着最低限度的活性。
他们“活”了下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但他们也失去了几乎一切——力量、形态、以及回归“上层”宇宙的可能。他们被困在了宇宙的“记忆底层”,成为了无尽信息海洋中的一粒尘埃。
然而,就在这极致的困境中,转机悄然出现。
一天(姑且用一个时间单位),伊莫瑞在引导“信息茧房”吸附一道特别温和的、蕴含着某种“观测”与“记录”特质的规则回响时,一道极其微弱、却异常清晰的“信息片段”,如同被磁石吸引般,融入了他的核心意识。
那并非声音或图像,而是一段高度压缩的“认知体验”:
* 视角:一个冰冷的、纯粹的“观测点”,悬浮于一片熟悉的星域——正是“遗骸星域”的边缘。
* 目标:一个残破的、正在被“秩序灰质”缓慢吞噬的星系残骸。
* 内容:观测点释放出无形的波纹,扫描着残骸。波纹反馈的信息中,重点标注了几个极其微弱的、即将彻底消散的“规则扰动痕迹”。分析结论:痕迹特征与已知数据库中的“悖论奇点”存在高度相似性,但信号源已彻底消失于“万物终末之井”方向。判定:目标已清除。观测记录归档,优先级:低。
* 来源印记:一道简洁、冰冷、充满绝对秩序感的几何符文——正是“扫荡者”的标识!
这是一段“扫荡者”某个侦察单元不久前执行观测任务后,产生的“信息残影”!它因为其“记录”属性,与伊莫瑞吸附的“观测”特质回响产生了共鸣,从而被意外捕获!
这道信息片段,如同投入死水的石子,在伊莫瑞的意识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首先,它证实了外界的判断——“悖论奇点”已被确认“清除”,这意味着他们暂时是“安全”的,不再是被追猎的目标。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它揭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这片“规则回响之海”,并非与上层宇宙完全隔绝!那些发生在“上层”宇宙的事件,其信息“残影”或“回响”,会以某种方式沉淀、流淌到这里!他们可以通过吸附特定的规则回响,来“偷看”到上层宇宙正在发生的事情!
这意味着,他们虽然被困于此,但却获得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上帝视角”的观察位!他们可以默默地观察“协议”的动向,观察“残响同盟”的存亡,观察整个宇宙的局势变化!
这个发现,让所有沉睡的意识碎片都为之悸动。绝望的困境中,透出了一丝诡异的光芒。
伊莫瑞的核心意志变得更加坚定。生存的模式改变了。他们不再是被动逃亡的幸存者,而是潜伏在宇宙记忆最深处的“观察者”,是藏在历史尘埃下的“火种”。
“逻辑编织者,全力分析信息捕获机制,优化筛选流程,优先捕获与‘协议’、‘残响同盟’、‘万物终末之井’相关的规则回响!”
“林海长老,引导灵能共鸣,尝试与那些蕴含‘希望’、‘抵抗’、‘新生’特质的回响建立更深的连接,汲取力量,滋养我们的意识核心。”
“凯尔,发挥你对‘可能性’的直觉,警惕信息流中可能存在的陷阱,并尝试感知那些预示着‘变数’的微弱回响。”
新的指令在“信息茧房”内无声传递。星火同盟的最后一粒火种,在这片规则的坟墓、也是信息的海洋中,改变了生存策略。他们开始像最耐心的渔夫,撒开无形的网,打捞着从上层宇宙沉降下来的、充满价值的“记忆碎片”,拼凑着外界的真相,等待着……或许永远也不会到来的,但也或许会在一瞬间出现的……那个重返舞台的“可能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网游之烬煌焚天录请大家收藏:(m.zjsw.org)网游之烬煌焚天录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