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加工车间里,老吴(工程师)正蹲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屏幕上跳动着各据点的信号节点。李伟搬着一个简易显示器走过来,往桌上一放:“老吴师傅,最后一个显示器做好了,你看看能不能用?框架是钢的,屏幕是旧笔记本拆的,应该结实。”
老吴抬头扫了一眼,伸手接过来接好线路:“没问题,能亮就行。等把这个连到仓库,咱们基地的通讯网就全通了。”他敲了下回车键,屏幕上立刻弹出一行字——“仓库据点已接入联合基地通讯网”,旁边的指示灯变成了绿色。
“成了!”林舟刚好走进来,看到这一幕兴奋地拍手,“快给各据点发个测试消息,看看能不能收到。”老吴点点头,输入“通讯网测试,收到请回复”,没过几秒,医疗点、养殖场、红薯田等据点的回复就接连弹出:“医疗点收到!”“养殖场收到!”“红薯田收到!”
周凯凑在旁边,眼睛发亮:“以后再也不用对着对讲机喊得嗓子疼了!物资申请直接发消息,还能附上个清单,清清楚楚。”林舟笑着说:“不光是物资,警戒情况、生产进度都能在上面报,咱们在中心办公室就能掌握整个基地的情况。赶紧把这个好消息通知各据点负责人,让他们熟悉下操作。”
另一边的学校里,陈教授正拿着一张打印纸(老吴用旧打印机改装的)给孩子们上课。纸上印着各种农作物的图片,有水稻、红薯、玉米。“孩子们,这些都是咱们基地种的粮食,再过半个月,水稻和红薯就要丰收了,到时候咱们就能吃更多好吃的了。”陈教授指着图片,“谁能说说,水稻成熟了是什么颜色?”
小宝立刻举手:“我知道!是金黄色的!上次林哥带我去农田,老陈爷爷说,稻子黄了就能割了。”小宇也跟着说:“我爸爸以前种过水稻,他说收割的时候要弯腰,很累的。”陈教授笑着点头:“没错,收割很辛苦,所以咱们要珍惜粮食,不能浪费。”
农田边,老陈正带着人检查水稻的长势,手里拿着一把镰刀比划着:“这稻子长得真饱满,穗子沉甸甸的,今年肯定是个好收成。”他转头对着身边的人说:“明天开始,咱们得把收割的工具准备好。镰刀不够,让加工车间做一批;再搭几个晒谷场,把水泥地扫干净,别沾了沙子。”
“我已经跟李伟说了,让他们做二十把镰刀,还有几个脱粒用的木叉。”林舟走过来,手里拿着通讯器(连接电脑的简易设备),“刚收到养殖场的消息,张勇说鸡鸭下的蛋够多了,想腌点咸蛋和皮蛋,问咱们要不要一起弄,留着冬天吃。”
老陈眼睛一亮:“好主意!末世里鸡蛋不好存,腌起来能放好几个月。让他多腌点,到时候分各据点一些。对了,红薯丰收后,我想留一部分做种,剩下的晒红薯干、磨红薯粉,再做些红薯淀粉,能当菜也能当主食。”
“这事你安排就行,需要人手或者工具,直接在通讯网上发申请。”林舟点点头,又指着远处的仓库,“我让周凯统计了各据点的粮仓容量,不够的话,让老陈你带几个人把仓库再扩建一间,别到时候粮食收了没地方放。”
中午吃饭时,小李的厨房飘着一股特殊的香味。原来那个开饭馆的新幸存者王师傅,正在教小李做卤味。大铁锅里炖着鸡肉和鸡蛋,香料的味道弥漫在整个院子里。“等卤味做好了,给收割的工人们当加餐,干活才有劲。”王师傅擦了擦汗,笑着说,“我还会做酱肉,等丰收了有猪肉,给大家露一手。”
众人围着灶台,看着锅里的卤味直流口水。赵磊拿着一个刚出锅的卤鸡蛋,咬了一口:“真香!比末世前饭店做的还好吃。等收割的时候,安保队也能帮着搭把手,别让工人们太累了。”
下午,基地里到处都是丰收前的忙碌景象。加工车间里,李伟和老吴正忙着做镰刀和木叉,机器“嗡嗡”作响,铁屑飞溅。“这些镰刀得磨得锋利点,割稻子才省力。”李伟拿着一把刚做好的镰刀,在石头上打磨着,“再做几个谷筛,筛掉稻壳里的杂质。”
红薯田边,几个工人正在搭晒架,用来晒红薯干。“晒架要搭高些,离地面远,防止老鼠偷吃。”老陈指挥着,“再在周围撒点硫磺粉,双重保险。”小宝和小宇也跟着帮忙递木板,虽然力气小,却做得格外认真。
医疗点里,苏玥和李医生正在准备防暑和跌打损伤的药品。“收割的时候又热又累,容易中暑,这些金银花水得提前熬好,装在葫芦里分发给大家。”苏玥把草药包好,“还有这些草药膏,万一有人扭伤了,能及时用上。”
周凯则在中心办公室里,对着电脑整理各据点的物资申请。“仓库申请了十个麻袋,用来装稻谷;红薯田要五个谷筛;养殖场需要盐和香料,用来腌蛋。”他边记边说,“我把这些整理好,发给加工车间和物资组,让他们提前准备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末世12年捡撬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