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子民浩浩荡荡,依照主的指引,告别了汛的旷野,一站接一站,在命运的丝线上踌躇前行。终于,在勒非丁(Rephidim)安营扎寨。然而,命运的丝线在这里绷紧了——没有水!一滴解渴的清泉都见不到。
焦渴如火焰般烧灼着喉咙,绝望在人群中蔓延。人们再也按捺不住,他们围住他们的领袖摩西,言语像尖锐的石头,带着怨气和责难:“给我们水喝!”那声音不再是请求,而是控诉。
摩西站在愤怒的人群中,心如铅坠。他努力维持镇静,声音中透着疲惫与不解:“你们为什么和我争吵?为什么把你们的怨恨指向我?你们这是在试探主吗?”他试图提醒他们,上帝才是背后的引导者。
但这劝诫在干渴的深渊面前显得如此苍白。焦渴折磨着身体,更啃噬着心灵。怨气迅速转化为针对摩西的强烈不满。他们七嘴八舌地嚷嚷起来,声音刺耳:“你把我们从埃及领出来究竟是为什么?是要让我们和我们的孩子,连同我们的牲口都活活渴死在这荒凉之地吗?”昔日的救赎此刻在他们口中成了走向死亡的陷阱。恐惧压倒了感恩。
摩西看着一张张因脱水而憔悴、因愤怒而扭曲的脸孔,心头涌起一阵巨大的恐惧。他真切地感到,死亡的威胁不仅来自干渴,更可能来自这些他亲手带领出埃及的同胞。他转身,快步离开人群,找到一个僻静角落,面向苍穹,悲声呼求:“主啊,我该拿这些人怎么办?他们几乎就要拿石头砸死我了!”
在绝望的深渊里,上帝的回应如同清泉流泻心间。主对摩西说:“起来!走到百姓前面去。带上几位以色列的长老同行,不要忘了带上你的杖——那根你曾经用以击打尼罗河、化水为血的杖。去吧!我将站在你前面,就在何烈(Horeb)山那块磐石上。你去用手中的杖击打那磐石。”
这个画面带着奇异的神圣感:上帝应许亲自站在那特定的磐石旁,等待他的仆人采取行动。这不仅仅是命令,也是一个神圣时刻的约定。
摩西没有丝毫犹豫。他立刻召集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手中紧握着那根承载着神迹记忆的杖。一行人来到何烈山,走向那块指定的磐石。众长老屏息凝神,目光紧紧追随着摩西和他手中的杖。空气仿佛凝固了,只听见沉重的喘息声和沙漠热风的呜咽。
摩西举起手中的杖,深吸一口气,朝着那坚硬、沉默的磐石重重击下!
“砰”的一声闷响在空旷的山野间回荡。
然后,奇迹发生了!
石头的内部仿佛被一股无法抑制的生命力从沉睡中唤醒!晶莹剔透、冰凉甘甜的水,如泉涌般,从磐石坚硬心脏的最深处喷薄而出!那水不是涓涓细流,而是丰沛奔涌的活水。清泉潺潺,汇集成溪,迅速流下,直奔干渴的营地而去。长老们目睹此景,目瞪口呆,敬畏与狂喜交织在脸上。那坚不可摧的磐石,竟成了生命的源头!
摩西望着这奇迹之水,心中百感交集。他给此地取了两个充满警示的名字:玛撒(Massah),意思是“试探”,因为他们在此存疑,试探耶和华说:“他真的在我们中间吗?他管不管我们的死活?”;另一个名字是梅里巴(Meribah),意思是“争吵”,纪念百姓在这里因干渴而与他们的领袖和神发生了激烈的争闹。
然而,旷野的试炼并未就此终结。水的问题刚解决,铁与火的考验立刻接踵而至。就在勒非丁,另一个宿敌——剽悍的游牧民族亚玛力人(Amalekites),如同嗅到血腥的狼群,毫无征兆地扑向刚刚安顿下来的以色列人营地,发起了猛烈的突袭!兵刃撞击声、喊杀声瞬间撕裂了短暂的平静。
情势危急!摩西当机立断,召来年轻勇敢的约书亚(Joshua),他未来的继承人。“听着,约书亚,”摩西的声音沉稳而坚决,“立刻挑选一批精壮的战士,出去迎战亚玛力人!不要等到明天,就是现在!至于我,明日黎明,我会手持‘神的杖’,站在那座山顶上为你和战士们助威、祈祷!”
约书亚深知肩上责任重大。他迅速点齐精兵,如同离弦之箭,冲向战场,与亚玛力人的军队猛烈交锋,山谷中喊杀震天。
第二天,战况正炽。摩西、他的兄弟大祭司亚伦(Aaron),以及另一位受敬重的领袖户珥(Hur),三人一同登上了摩西指定的那座小山之巅。摩西的手中,紧握着那根象征神权能的“上帝的杖”。
一个奇妙的景象出现了:战场上以色列人的胜负,竟与山顶上摩西双手的位置息息相关!每当摩西举起双手——那姿态像是高举旗帜,也像倾心祈祷——以色列的战士就如同被注入神力,奋勇当先,占据上风;然而,当摩西的手臂因长时间托举而酸麻,微微下垂时,亚玛力人的攻势便立刻变得凶猛起来,战场形势也随之逆转!
这不是普通的人力较量,其中隐藏着属灵争战的奥秘。摩西高举的双手,是信靠、是宣告、是与上帝连接的象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圣经21世纪GQ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