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那以南地区的迦南人亚拉德王,听说以色列人沿着通往亚他林(意为 “道路”、“小径” 或 “侦察者之路” )的路来了,就攻击以色列人,俘虏了一些人。
于是以色列人向耶和华许愿说:“你若把这民族交在我们手里,我们必把他们的城彻底毁灭。”
耶和华垂听了以色列人的恳求,把迦南人交给他们。以色列人就彻底毁灭了他们和他们的城邑;那地方便取名叫何珥玛(意为 “彻底毁灭”、“完全奉献” 。地名源于以色列人毁灭该城,故可译为“毁灭之地”)。
他们从何珥山出发,沿着通往红海的路走,绕过以东地。众人在路上变得不耐烦;
就抱怨神和摩西,说:“你们为什么领我们出埃及,叫我们死在这旷野呢?这里没有食物,也没有水!我们厌恶这难以下咽的食物!”
于是耶和华差遣毒蛇进入百姓当中;蛇咬了百姓,许多以色列人就死了。
百姓来找摩西,说:“我们抱怨耶和华,也抱怨你,我们有罪了。求你向耶和华祷告,叫这些蛇离开我们。”于是摩西为百姓祷告。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做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
摩西就做了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被蛇咬的人,一望那铜蛇,就活了。以色列人继续前行,在阿伯扎营。
他们从阿伯出发,在荒野中、面向摩押日出的方向,在以耶亚巴琳扎营。
从那里出发,在撒烈谷(撒烈(?????)源于词根 ??? (zard),意为 “繁茂生长”。该河谷是以东与摩押边界,可能因其丰茂植被得名)扎营。
他们从那里出发,在亚嫩河对面扎营;这河在荒野中,是流向亚摩利人地区的边界。亚嫩河是摩押和亚摩利人之间的边界。
所以《耶和华战记》上写着:
“……苏法的瓦希伯,
和亚嫩河的支流,
以及溪流的斜坡——
那斜坡延展到亚珥城,
坐落在摩押的边界。”
从那里,他们到了比珥;耶和华曾对摩西论到这井说:“召集百姓,我要给他们水喝。”
那时,以色列人唱这首歌:
“井啊,涌上水来!你们要向它歌唱!
这井是官长们挖掘的,
是民间的贵族用权杖、用杖挖掘的。”
后来他们从旷野到玛他拿,
从玛他拿到拿哈列,
从拿哈列到巴末,
从巴末到摩押地的谷地,就是俯视荒野的毗斯迦(含义:词根 ??? (psg) 意为 “劈开”、“裂开”,指 “山峰”、“了望台”。此山位于死海东岸,摩西曾在此眺望应许之地,强调制高点特征)山顶。
以色列人差派使者去见亚摩利人的王西宏,说:
“求你允许我们经过你的地。我们不偏入田间,也不偏入葡萄园;我们不喝井里的水;我们只走大道,直到过了你的边界。”
可是西宏(含义:可能源于 ??? (swh),意为 “连根拔除”、“扫荡”,反映其作为亚摩利人好战之王的形象)不肯让以色列人经过他的边界。他召集了他所有的民众,出去到旷野攻击以色列人。他到了雅杂,就与以色列人交战。
但以色列人用刀击杀了他,占领了他的地,从亚嫩河到雅博河,直到亚扪人的边境;因为亚扪人的边界是设防的。
以色列人夺取了亚摩利人所有的城邑,住在其中,包括希实本和所有属于它的村镇。
希实本是亚摩利人的王西宏的京城;西宏曾与先前的摩押王交战,从他手中夺取了所有的地,直到亚嫩河。
所以,诗人们说:
“你们来到希实本!
愿西宏的城重建!愿它重新稳固!
因为有火从希实本发出,
有火焰从西宏的城冒出;
它吞灭摩押的亚珥,
烧尽亚嫩河岸的领袖。
摩押啊,你有祸了!
基抹的子民啊,你们灭亡了!
基抹使他的儿子逃亡,
女儿被掳,
归于亚摩利王西宏。
但我们用箭射倒他们;
希实本直到底本都被摧毁。
我们使地荒凉直到挪法,
它直伸到米底巴。”
这样,以色列人就定居在亚摩利人的地。
摩西派人去窥探雅谢,以色列人夺取了它周围的村镇,赶出那里的亚摩利人。
他们转身,沿着通往巴珊的路上去;巴珊王噩和他所有的民众出来,在以得来迎战他们。
耶和华对摩西说:“不要怕他!我已把他、他所有的民众和他的地,都交在你手里。你要待他像对待那住希实本的亚摩利人之王西宏一样。”
于是以色列人击杀了他和他的众子,以及他所有的民众,没有留下一个幸存者;他们占领了他的地。
《民数记》第二十一章作为以色列旷野旅程的转折点,蕴含深刻的属灵启示,以下是核心总结:
一、悖逆的必然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圣经21世纪GQ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