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勒一看见他们,就对西布勒说:“你看,山上有人冲下来了!”西布勒却冷冷地说:“你看错了吧?只不过是人影投射在山坡上而已。”
迦勒又说:“你看哪!人群从开阔地那边下来了,还有一队人正从算命的橡树那个方向过来!”
这时西布勒立刻回击他:“你之前说大话时的气势哪儿去了?你不是夸口说:‘亚比米勒算什么东西?我们凭什么服事他?’吗?这不就是你说的那群你看不起的人吗?现在,出去跟他们打一场啊!”
于是迦勒率领示剑的贵族出去,跟亚比米勒交战。
亚比米勒追赶迦勒,一直追到城门口。在逃跑路上,迦勒的许多手下被打死了。
随后,亚比米勒回到了亚鲁玛;西布勒则驱逐了迦勒和他家族的人,不准他们再住在示剑。
第二天,城里的人像往常一样下田去工作。有人立刻把这消息报告给亚比米勒。
亚比米勒就带兵分成三队,埋伏在田野中等候。他看到人们开始出城,就突然起来攻击他们。
亚比米勒和他的队伍一起冲到城门口守住。埋伏在田野里的另外两队人马则冲过去攻击田里的人,把他们杀倒在地。
亚比米勒持续攻城整整一天,终于攻陷了这座城,把城里的人全部杀死,然后毁坏整座城市,并在废墟上撒盐。
住在示剑城内塔楼里的人听到这消息,纷纷躲进巴力比利土神庙的堡垒之中。
亚比米勒一听说他们聚集在那里,他和他的士兵就上了撒们山。亚比米勒拿起一把斧子,砍下了一根树枝扛在肩上,然后对他的士兵们下令:“快!照我做的样子做!”
所有士兵立刻各自砍下树枝,紧跟着亚比米勒。他们把树枝堆在堡垒周围,点火燃烧,堡垒里面的人都被烧死。这样,住在示剑塔楼里的人,包括大约一千名男人和妇女,也全部死了。
接着,亚比米勒去攻打提备斯城,包围了它,然后攻占了。
但是城内有一座坚固的高塔,全城的人都逃进塔楼躲藏起来。他们把塔楼锁好,并且爬上了塔顶。
亚比米勒冲上去攻打塔楼。当他靠近塔门,正要放火焚烧塔楼时,突然有一个妇人从塔顶扔下来一块磨石,正好砸在亚比米勒头上,砸碎了他的头骨。
他急忙叫跟随他的年轻侍从说:“拔出你的刀来,把我杀了吧!免得人家说:‘一个女人杀了他。’”于是那个少年兵用刀刺死他。
以色列人看见亚比米勒死了,就各自回家去了。
这样,神向亚比米勒报复了他谋杀七十个兄弟的罪恶。
同时神也向示剑的贵族们报复了他们的种种恶行。耶路巴力的儿子约坦当年发出的诅咒,也应验在他们身上了。
这一章揭示了深刻的警示:
1. 权力的贪婪与背叛的恶果: 亚比米勒为夺权不择手段,利用亲情关系、贿赂匪徒,甚至残忍杀害七十个亲兄弟,是野心极度膨胀的体现。这种建立在背叛与血腥上的统治,注定不得长久。
2. 民众的盲从与短视: 示剑人仅仅因为亚比米勒是他们的亲戚(所谓“骨肉至亲”)就轻率支持他,无视他本性的凶残和他父亲基甸的恩情,表现出群体的短视和盲从,最终自食其果,整个城市被毁灭。
3. 正义公理的必然报应: 约坦的寓言(树木选王)和直白的咒诅,清楚预言了亚比米勒和示剑人因不义所导致的毁灭。亚比米勒仅掌权三年即遭内乱和惨死;示剑城也因背信弃义和暴行被彻底毁灭。这彰显了神对罪恶的审判和公义的伸张——背叛与谋杀绝不会逃脱最终的惩罚。
4. 真智慧与假权威的对比: 寓言中橄榄树、无花果树、葡萄树(代表真正有价值的“治理者”或领袖)都拒绝为王,因为深知自身的价值在于服务而非统治权柄。只有毫无价值的荆棘丛(象征亚比米勒这类暴虐的篡位者)渴望权力,带来的却是毁灭性的阴影和烈火。这警示人们要辨识有真正价值、愿意服务而非热衷统治的领袖,警惕空洞的野心家。
5. 历史的讽刺与因果: 亚比米勒以残暴登上王位,也最终死于一个妇人投下的磨石(再次隐含死于“非真正战士”之手的羞辱)。他试图焚毁他者躲藏的堡垒,自己却命丧于攻打的塔楼下,其结局充满了因果循环的讽刺。这强烈说明行恶事者必自食其果。
这一章的核心信息是:追求权力的方式至关重要。以背叛、谋杀和残暴获得的权力,根基摇摇欲坠,最终只会带来自我毁灭和对相关者的灾难性后果。公理常在,罪恶的代价终将由犯罪者自身承担。真正的领导力应是建立在服务、公义和正直之上,而非野心和暴力。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圣经21世纪GQ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