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柜在非利士人土地上待了七个月。非利士人终于忍不住了,他们召来他们的祭司和算命的,问道:“我们该怎样处置上帝的约柜?你们告诉我们,该用什么方法把它送回原来的地方?”
这些巫师和祭司们回答说:“如果你们要把以色列上帝的约柜送回去,千万不能空着手送!一定要献上赔罪的礼物给他。这样,你们才能得医治,并且也就能明白为什么他惩罚你们的手一直没有收回。”
非利士人问:“那我们该献上什么样的赔罪礼物给他呢?”他们回答:“就照着你们首领的数目,献上五个金的毒疮模型和五只金的老鼠。因为你们和你们的首领都得了同样的瘟疫。你们就照那毁坏你们土地的毒疮和老鼠的样子做成金的模型,送给以色列的上帝。这样做是为着尊崇他。也许这样他会收回惩罚你们的手,不再加害于你们的土地和你们的神明。为什么你们要像埃及人和他们的法老那样固执呢?当日以色列的上帝严厉地对待他们,他们不也是放以色列人走了吗?所以,你们现在要赶快准备一辆新车,再找两头正在喂奶、却从来没有拉过车的母牛,把它们套在车上。然后,你们把它们的牛犊带回家关好,让它们和小牛分开。你们把上帝的约柜放在车上,还有那些金造的模型——就是你们作为赔罪礼物的金毒疮和金老鼠——放在一个箱子里,搁在约柜旁边。然后就让这车自己走。你们只能在后面跟着看,看它往哪边走。如果车一直往以色列那边走,走向伯示麦的方向,那么这大灾祸就确实是从上帝那里来的,是他在惩罚我们。但如果不是往那边走,我们就知道这灾祸不是出于他,只不过是我们碰巧遇上了罢了。”
非利士人听了就照着做。他们找来两头还在喂奶的母牛,套在新车上,把它们的牛犊关在家里。他们把上帝的约柜放在车上,旁边放上装金老鼠和金毒疮模型的箱子。神奇的是,这两头母牛竟然乖乖地沿着大路笔直地朝伯示麦的方向走,一边走一边“哞哞”地叫着,既不向左拐,也不向右拐。非利士人的首领们一路跟随着这辆车,直到伯示麦的边界。
当时,伯示麦人正在山谷里忙着收麦子。他们抬头一看,竟然看见了约柜!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牛车走到一个名叫约书亚的伯示麦人的田里,停在一块很大的石头旁边。人们就砍下牛车的木头作燃料,把那两头母牛当作祭祀上帝的燔祭献上了。利未人把上帝的约柜抬下来,连同那个装着金礼物的箱子一起,放在那块大石头上。那一天,伯示麦人向上帝献了许多燔祭,也宰杀牲畜献祭给上帝。
那五个非利士人的首领(代表五座主要城市:亚实突、迦萨、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亲眼看着这一切完成后,当天就返回以革伦城去了。
(说明:此段描述赎罪礼的具体形式和目的,是对前文的补充)
这五个金毒疮模型就是非利士人作为赔罪礼物送给上帝的,每个代表一座主要城市:亚实突、迦萨、亚实基伦、迦特、以革伦。金老鼠的数量则是照着所有非利士人统治下的城镇数目造的,包括那些坚固的城池和周围的村镇。至于那块大石头——就是利未人放上帝约柜的那块,至今仍然在伯示麦人约书亚的田里作为一个见证物。
然而,就在伯示麦,上帝出手惩罚了当地的一部分居民,因为七十个人不守规矩,擅自偷看约柜里面的情形,结果就被上帝当场击杀了。这巨大的损失让全体伯示麦人都陷入悲痛之中,哀悼上帝的惩罚如此严厉。
他们彼此问着:“在这样圣洁的上帝面前,谁还能站得稳啊?这约柜下一步又该送到哪里去呢?”
于是他们就派人去基列耶琳城,说:“非利士人已经把上帝的约柜送回来了,请你们赶快来把它接到你们那里去吧。”
(撒母耳记上 第六章)
总结与启示
1. 对罪责的认知与回应: 七个月的灾难终于让非利士人承认了约柜和它背后的上帝的权能远胜过他们的神明,并认识到他们掳走约柜是得罪了上帝。他们听取宗教顾问的意见,决定献上丰厚的赔罪礼物(金疮金鼠),并用最具象征意义的方式(从未负轭的母牛离开牛犊)将约柜送回去,以此表示忏悔和尊重。
2. 认罪需具体与谦卑: 赎罪礼物本身(金疮金鼠)代表了他们所受灾难的具体形式,承认灾难是上帝的审判,并象征性地请求除去这些灾祸。方式上采用“让牛自己走”(放弃人的操控)来测试这是否真是上帝的旨意,体现了谦卑和顺服的态度。
3. 上帝的主权显明: 奇迹般地,母牛抛弃自己的小牛犊,径直走向以色列地伯示麦,毫无偏斜。这是上帝主权运作的明确证据,消除了非利士人最后的疑虑,证明灾难是上帝所降。上帝悦纳了他们象征性的忏悔行动。
4. 圣洁的绝对性: 伯示麦人见到约柜的喜悦是自然的,但他们却对代表上帝神圣同在的约柜失去了应有的敬畏之心(七十人因偷看约柜内部而被击杀)。这表明,即使是属于上帝的子民,也必须以极其敬畏、顺服的态度来对待圣洁的神和他的代表物。亲近神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对待神的神圣属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圣经21世纪GQ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