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歌
(新娘)
我渴慕你亲吻,胜过美酒醉人!
你爱情的芬芳,比膏油更馨香;
你的名似倾泻的香膏,
众少女怎能不将你爱慕?
愿你速速引我前行——
王啊,带我进入你的内室!
(众女子)
王使你心欢喜,我们同来欢庆!
你的爱情比美酒更值得赞美!
(新娘)
耶路撒冷的女子啊,
我虽黝黑,却仍秀美,
如基达的帐棚,似所罗门的幔幕。
莫因日晒将我轻视——
我因弟兄的怒气看守葡萄园,
却荒废了自己应有的妆饰。
(新娘)
我心所爱的啊,求你告诉我:
你在何处牧羊?正午在何地歇息?
何必我如蒙纱的流浪女子,
徘徊在你同伴的羊群旁?
(众女子)
女子中极美丽的啊!
你且循羊群的足迹去寻,
在牧人的帐旁牧放你的羔羊。
(新郎)
我的爱侣啊,你何等娇美!
如法老车驾中昂首的骏马;
你的鬓发随耳环轻颤,
颈项因珠串更显柔美。
我们必为你铸金饰,镶银珠。
(新娘)
王坐席时,我的没药香气氤氲;
我爱人如香囊常怀我胸间,
如隐基底葡萄园中的凤仙花。
(新郎)
我的爱侣啊,你眼目似鸽,何等秀美!
(新娘)
我的良人啊,你如此俊雅!
我们的床榻是青翠的草场,
(新郎)
香柏木为梁,松木作椽,便是我们的华堂。
——————
第二歌
第二歌
(新娘)
我是沙仑的野地玫瑰,
我是谷中的幽然百合。
(新郎)
我的爱侣啊,在众少女中,
你如荆棘丛中绽放的百合。
(新娘)
我的良人啊,在众少年中,
你如林间的苹果树清甜。
我欢然坐于你浓荫下,
品尝你甘美的果实。
愿你引我赴筵席,
以爱为旗将我遮盖。
以葡萄干添我力,
以苹果使我心苏醒。
我因爱而心神恍惚——
你左手托我首,
右手将我轻揽怀。
(新娘)
耶路撒冷的女子啊,请与我立约,
指羚羊与母鹿为证:
不可惊动爱情,
莫将它唤醒,等它自发声。
(新娘)
听啊!是我爱人的脚步声!
看啊!他翻山越岭而来,
如羚羊,如小鹿般轻捷。
此刻他正伫立墙后,
从窗棂向内凝望。
他柔声呼唤:“起来吧,我的爱侣,
与我同去,我佳美的女子!
严冬已过,霖雨止息,
百花绽放大地,
歌唱的季节临到,
斑鸠清啼遍满园圃。
无花果初熟,葡萄藤飘香,
起来!与我同去,我的爱侣。”
(新郎)
你如岩穴中的白鸽,
如峭壁隐处的雏鸽——
容我见你容颜,聆你清音,
你声音柔美,面貌秀逸。
当为我们擒拿狐狸,
那毁坏葡萄园的小狐,
因我们的园中正盛开新蕊。
(新娘)
我的爱人属我,我也属他,
他如卧在百合丛中的羚羊。
待黎明破晓,暗影消逝之前,
愿你转向我,我的良人,
如飞跃在相隔群山间的
羚羊,或幼鹿翩然。
——————
这两章如同一部浪漫诗剧的序幕与发展,细腻地描绘了爱情从萌芽、追寻到热烈共鸣的整个过程。
第一歌解读:爱的追寻与身份的确立
第一歌的核心主题是 “爱的渴望与身份的转变”。它如同一个戏剧性的开场,在对话中迅速建立起人物关系和情感张力。
1. 大胆的爱慕与公开的赞美:
* 新娘一开篇就冲破礼教束缚,直抒胸臆:“我渴慕你亲吻,胜过美酒醉人!” 这种主动、炽烈的表达,奠定了全诗女性视角为主导的基调,歌颂了女性欲望的正当与美好。
* 爱人的“名”如倾泻的香膏,意味着他整个人的品格与声誉都散发着吸引力,使爱慕成为一种公开的、被众人认可的情感。
2. 自信的美丽:“我虽黝黑,却仍秀美”:
* 这是极具突破性的宣言。新娘坦然接受自己因劳作的痕迹(“日晒”、“看守葡萄园”),并宣称这无损于她的美丽。这打破了将美丽局限于柔弱、白皙的传统观念,赋予劳动女性的生命力以崇高价值。
* “基达的帐棚”(游牧民族的黑色帐篷)和“所罗门的幔幕”(华美的宫廷装饰)的比喻,将质朴与华贵融为一体,象征着她兼具自然的活力与王家的尊贵。
3. 爱情的追寻与应答:
* 新娘的提问:“你在何处牧羊?”是全书的关键。这既是实际的寻找,也是灵魂对伴侣的渴求——“我不想在别处徘徊,愿直接奔向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圣经21世纪GQ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圣经21世纪GQ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