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幸存者们在艰难求生的过程中,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 迷雾不会侵入到地平线以下。这一发现,如同在黑暗中点燃了一根火柴,为人类带来了微弱却珍贵的希望之光。迷雾对于这个世界的侵蚀,仿佛有着一条看不见的神秘分界线,只要躲在地平线以下,就能暂且避开它的侵蚀。
为了将这一发现传递给世界各地的其他幸存者,人们夜以继日地修复并改造避难所的无线电发射装置。设备老旧损坏,零部件稀缺,但这些困难丝毫没有阻挡他们的决心。在无数次的失败中,他们不断总结经验,一次次调整方案,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终于成功地让无线电波穿透迷雾笼罩的废墟,传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微弱的信号,成为了黑暗中唯一的指引,如同灯塔在茫茫大海上为迷航的船只指明方向。世界各地的其他幸存者,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的萤火,纷纷开始寻找类似的地下设施、山洞、防空洞等能够躲避迷雾的地方。
人类在绝境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这小小的避难所,成了人类文明最后的火种,承载着人类对未来渺茫却又坚定的希望。为了种族的延续,剩余的人类放下了往日的一切分歧。国界不再重要,曾经为了土地、资源而争斗不休的国家,如今只剩下同一个名字 —— 幸存者;种族的差异被抛诸脑后,不同肤色、不同发色的人们手挽着手,共同面对灾难;宗教的隔阂也消失不见,不同信仰的人们在同一片屋檐下祈祷,只为了同一个目标 —— 让人类活下去。
所有的科技成果,不再被私藏或用于商业竞争。那些曾经被企业垄断、被利益驱使的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共享给每一个人。科学家们通力合作,将幸存的科研资源集中起来。实验室里,他们昼夜不停地攻克一个个难题,困了就靠在桌边小憩片刻,饿了就随便吃口干粮。
在生死存亡的巨大压力下,科技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量子计算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强大的计算能力让复杂的迷雾研究和病毒分析有了可能;纳米技术更是大放异彩,纳米机器人被研发出来,它们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内部进行修复,也可以在废墟中寻找微小的线索;生物工程的进步则为治疗病毒感染带来了希望,基因编辑技术不断优化,试图从人类基因层面找到抵御病毒的方法。
在这百年艰难的时光里,人类的科技终于实现了质的飞跃,成功地解锁了时间穿越的神秘大门。这一成果,如同在黑暗中撕开了一道口子,让人类看到了重新夺回世界主导权的希望曙光。
一部分人类怀着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决定回到过去,去探究破败病毒的根源,去探寻那段被迷雾吞噬的断层历史。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找到阻止这场灾难的方法,让无数先辈的牺牲变得有意义,让未来的人类不再遭受同样的浩劫。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人类开玩笑。
穿越回过去的人类,在探究过去并且试图阻止病毒爆发的过程中,一个微小的疏忽,就像是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巨浪。
他们不小心将破败病毒带回了过去。他们惊恐地目睹了历史的重演,熟悉的街道再次被迷雾笼罩,人群在绝望中挣扎、衰败,一切仿佛都在按着既定的悲剧剧本上演,人类再次遭受了灭顶之灾,十不存一。而且这次,迷雾不再受限于地平线,它肆无忌惮地入侵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高山之巅还是深谷之底,无论是繁华都市还是偏远乡村,无一幸免。而那些穿越者自己,也因时间线的改变,成为了这个世界的 。在一阵扭曲的光芒和诡异的静谧中,他们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只留下无尽的遗憾和无奈在空气中弥漫。
正当绝望似乎要将人类彻底吞噬,文明即将消失,人们以为一切努力都将化为泡影时,奇迹般的转机出现了。
全世界陆续发现了 22 个迷雾无法进入的大型破败禁区。这些禁区分布在全球各地,宛如无尽的黑暗中散落的 22 颗孤星,在迷雾的汪洋中倔强地屹立不倒,还有一些覆盖范围比较小,但是无法建立聚居地数目不详的小型禁区,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全世界。
人们围绕那些破败禁区重新建立了避难所,艰难的维持着生存,有的禁区位于偏远的荒漠山谷,那里黄沙漫天,环境恶劣至极。狂风肆虐时,沙粒如刀刃般割在人的皮肤上,水源稀缺得如同珍宝,食物更是难以寻觅。可即便如此,只要能躲避迷雾的侵袭,这些荒漠中的避难所也成了人们的希望之地。
幸存者们拖家带口,被迷雾驱赶着,历经千辛万苦的涌入这些山谷。他们在沙丘间挖掘简易的住所,在干涸的河床中寻找地下水,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在这荒芜之地生存下来。
有的禁区藏在深山中的古老村落,这些村落仿佛被时光遗忘,古老的房屋用青石板砌成,木门上挂着生锈的铜环,村里的人们世代居住于此,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迷雾来了,却没有侵入这里,像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阻挡在外。幸存者们来到这些村落,与村民们共同生活。他们学习古老的农耕技术,在梯田里种植庄稼,在山林中采摘野果,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至少能在这深山之中寻得一线生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白河禁区请大家收藏:(m.zjsw.org)白河禁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