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只是童话,”沈渊站起身,目光如炬,“这是对抗高维认知战的反制武器。立即授权全维度广播,让每一个平行地球都能接收到林晚的信号。”
“维度童话”通过量子纠缠网络瞬间覆盖所有已知平行地球。城市上空的全息天幕、个人终端、公共广播系统,甚至植入式神经芯片,都开始循环播放这部二维影像。
在N-55号地球的自由广场,直径千米的球形投影悬浮于空中,数万人静坐仰望。曾经躁动不安的患者们如今安静地沉浸于画面之中,仿佛集体进入一场清醒的梦境。描边工具被遗弃在角落,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手中自发绘制的“三维回归”图画。
“这个童话太神奇了,”一位年轻女子轻声对同伴说,“我感觉像是从一场漫长的噩梦中醒来。那些线条……它们不再吸引我了。”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被治愈。数据显示,长期暴露于维度裂缝区域的“深度感染者”对童话响应率不足40%。科研团队推测,其大脑神经突触已发生结构性重塑,需配合神经再生疗法与周期性认知重校准。
更严峻的是,高维文明似乎察觉到了林晚的反制作用,裂缝出现频率开始波动,呈现出有规律的“脉冲式”侵蚀,仿佛在尝试破解童话的免疫编码。
沈渊站在指挥中心的环形视窗前,看着全球治愈率曲线缓慢爬升。“我们赢得了第一阶段,”他说,“但战争才刚刚开始。必须建立永久性认知防护体系。”
“维度哨兵计划”随即启动。科研团队研发出“量子拓扑探测器”,能捕捉裂缝产生的微弱时空曲率异常,精度达10^-18米级。全球部署三千六百个监测节点,形成实时预警网络。一旦检测到裂缝生成,自动触发“认知稳定场”——一种由负熵波与维度校准信号构成的防护罩,可有效中和认知污染。
在高危区域,如曾发生过大规模降维攻击的“伤痕地带”,工程师们构建了“维度屏障墙”。这些墙体由超导量子干涉材料制成,表面流动着林晚童话的核心符号序列,如同古老的符文结界,持续释放净化性情感能量。
“这些屏障不只是物理防御,”工程师陈默在验收报告中写道,“它们是活的认知免疫器官,能在裂缝出现瞬间启动精神疫苗广播。”
沈渊亲自巡视了七座主要防护站,确认每一道程序、每一行代码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他知道,这场战争不再局限于武器与能量,而是深入到意识、感知与现实定义的最底层。
数月后,全球“纸面化妄想症”新增病例归零,旧有患者康复率达92.7%。微观裂缝活动趋于沉寂,仿佛高维之敌暂时退却。
人类文明在认知深渊边缘被拉回,而林晚的童话仍在无数屏幕上静静流淌——它不再只是一个故事,而是一道刻入文明基因的记忆锚点,提醒着所有三维生命:真实,不止于所见,更存于所感、所信、所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维度战争中,人类用一个童话,守护了整个现实。
喜欢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请大家收藏:(m.zjsw.org)虚拟进化:全球玩家都是NPC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