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愤怒难平,命令杨任出城迎战文聘。
杨任担忧其中有诈,提醒张鲁小心行事,但张鲁却一意孤行。
大战过后,双方各自收兵。
杨任归来后却被张鲁拿下,指控他私通文聘意图背叛。
杨任辩解无果,被押入地牢。
在牢房中,他披头散发、狼狈不堪。
就在他迷茫之际,他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一道白衣身影,凌空而立,更诡异的是,在油灯光照下竟无影子。
这令杨任更加惶恐。
刘胜站在杨任面前,缓缓道:“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张鲁已弃你,为何还要为他效忠?”
杨任心生疑虑,问:“你究竟是人是鬼?”
刘胜摇了摇头,道:“这不重要。
有人即将来看望你,未来的路怎么走,你自己选择。”
说完,刘胜的身影逐渐消失,只留下杨任独自彷徨。
不久,地牢外传来阵阵脚步声与金属碰撞的声音。
紧接着,几名锦衣卫汉中百户出现在杨任面前。
他们自称是大汉皇叔麾下的使者,来此探望杨任。
他们成功突破了地牢的守军。
林百户面对杨任道:“现在你有两个选择。”
但并未具体说明。
此时杨任明白,无非是投降或死亡这两条路。
林百户提醒杨任时间有限,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杨任经过深思熟虑后表示:“我已尽职尽忠,无愧于心。
张鲁已弃我,我又何必执迷不悟?”
他请求林百户引荐他见皇叔。
随后,杨任身上的锁链被迅速解开。
他准备迎接新的命运。
杨任被委以重任,前往城中挥舞旗帜,召集兵马,打开城门。
林百户提议如此行动。
杨任点头同意,决心跟随投降刘备的决策一路前行。
张鲁的不仁在前,杨任决定采取果断行动。
他迅速在城中各处召集旧部兵马,号召他们投诚朝廷。
杨任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许多兵马纷纷选择投降刘备。
随后,杨任命令打开城门,迎接文聘进城。
随着城门的打开,文聘率领军队迅速占领四个城门。
张鲁在府衙中被惊醒,看到杨任等人已经倒戈,愤怒的张鲁试图命令手下将杨任拿下,但无人执行他的命令。
此时文聘出现,张鲁大惊失色。
文聘冷漠地询问张鲁,现在西城县城已落入汉军手中,他还有什么话要说。
张鲁此刻孤家寡人,杨任掌控着城中的守军。
张鲁疯狂大笑,他想知道刘备施了什么法术,让众人纷纷向他靠拢。
他怒喊道:“刘备呢?叫他出来见我!”
文聘果断下令擒拿刘备。
然而,张鲁最终如愿以偿,与刘备相见。
五花大绑的张鲁被带到刘备面前,而杨任则上前拜见刘备。
刘备扶起杨任,对他表示欢迎,并接管张鲁的军队。
他对张鲁礼数周到,赐坐并上酒。
大殿内众人虎视眈眈,但张鲁的情绪却渐渐平复下来。
他对刘备的智慧和仁慈表示敬佩,并开始理解为何文聘和杨任会选择归顺于刘备。
张鲁表示希望回到自己的天师殿,刘备同意了,并在众人的注视下送他回殿。
刘备询问杨任:“这天师殿,日常是何用途?”
得知炼丹后,刘备疑惑张鲁炼丹的能力,并与自己所知的靖王老祖的丹药相比较。
推开天师殿大门后,发现张鲁正在铜鼎内以烈火炼制躯体。
收到一封标记为“皇叔亲启”
的信件后,刘备得知张鲁的遗愿。
他按照遗愿将铜鼎抬至东山之顶埋葬,并立墓碑标明张鲁身份。
新得汉中后,刘备顺应民意颁布新政。
打算班师回朝之际,受到荀攸的劝谏,建议他利用胜利之势继续进军收复益州。
刘备雷霆之势席卷益州,突袭刘璋,令其措手不及。
凭借朝廷掌控的冀、青、兖、徐、幽、并、雍七州之实力,尚能再战一场。
若主公不取益州,此地将落入他人之手。
得此州者,掌握长江天险源头,朝廷大军可顺流而下,一统天下,三兴汉室。
吕布主动请缨,愿率兵南下。
刘备安抚其心,表示平定益州后,会对其及所有将士进行赏赐。
同时提醒吕布,关中为重地,需坐镇长安准备应对北草原与西域的战事。
备将子龙调遣至汉中,待益州平定后凯旋而归再一同封赏。
吕布遵命,率兵北上关中长安。
同时,刘备派遣密探深入益州各地刺探情报。
七月盛夏,碧空如洗。
赵云的兵马驻扎在南郑城外,他独自进城,前往郡守府大殿拜见刘备。
刘备与赵云寒暄后,殿内聚集了即将南征益州的文武众人。
刘备安排徐荣和陈宫留守汉中,防备荆州势力。
随后,他召见史阿,询问益州的最新情况。
史阿拱手禀告情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棺中修炼三百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