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黄巾之乱已平,正所谓兔死狗烹,皇上解除了心头大患,自然会恢复往日作风。
若我们不知进退,强逼陛下铲除宦官,只怕会弄巧成拙,招致第三次党锢之祸。
王仲注意到在场大儒们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不少人已经皱起眉头,露出不屑的神情。
但他既然开了口,就绝不会半途而废。
更何况何进大将军现在踌躇满志,绝不会坐视我们壮大。越是急于求成,遭遇的阻力就会越大。
依在下拙见,不如暂且避其锋芒。待宦官与外戚两虎相争,我们便可积蓄力量,静待良机!
首席的卢植赞许地点头:好个以退为进之计!
王仲连忙谦逊道:老师过奖了。士人长期受压,如今终于得以施展抱负,急迫些也是人之常情。
这番话确实点醒了在座众人。朝堂局势他们并非不懂,只是当局者迷罢了。王仲提到的人之常情,立即引起共鸣,众人态度明显缓和。
王允试探着问道:那依云逸之见,我们除了隐忍就别无选择了吗?难道要眼睁睁看着宦官祸乱朝政?
众人纷纷附和:
云逸贤侄分析得虽有道理,但宦官不除,天下难安啊!
宁可拼死一搏,也不能纵容阉党为祸!
正是如此!
王仲从容应答:诸位别忘了,何进这个大将军之位也是在黄巾之乱时获得的。只要我们暂避锋芒,他自然会先对宦官出手,届时便可坐收渔利。
殿中顿时响起低声议论。
“宦官外戚党争已久,王仲此番见解可谓一针见血。”
“确是如此!鹬蚌相争正当时,我等当收敛锋芒,韬光养晦。”
“此子天资卓绝,实属难得!”
......
“叮!蔡邕好感度达满值。”
“叮!王允好感度达满值。”
......
“叮!宿主以才学折服名士,仕途坦荡,奖励气运值伍零零零点及抽奖机会,是否立即抽取?”
王仲愕然!
竟有意外之喜?
清晨断电时刚拟定文稿。
“抽奖!”王仲暗自催动系统。
“叮!恭喜获得【天籁琴技】,可臻化境演绎任何琴曲。”
琴艺天赋?
王仲不由失笑。
莫非要与周郎竞奏《广陵散》?
这般场景倒也别有意趣。
宴席散后,王仲辞别卢植返程。
卢植却将蔡邕引入内室。
烛影摇红间,蔡邕笑问:“子干兄莫非未尽兴,欲与蔡某再续清谈?”
卢植正色道:“小酌无妨,但确有要事相商。”
蔡邕挑眉:“愿闻其详。”
卢植抚须而问:“伯喈以为云逸才具如何?”
蔡邕脱口赞道:“颖悟绝伦,乃百年难遇的良材美玉。”
卢植追问道:“仅此而已?”
蔡邕沉吟道:“文韬珷略兼具,更怀济世之志,必成擎天玉柱!”
(
卢植继续问道:除此之外呢?
蔡邕一时语塞:这个......
两人沉默良久。
蔡邕始终没明白对方的意图。
卢植索性直截了当:伯喈兄,令爱才貌双全,小徒亦是青年才俊,不如促成这段良缘......
蔡邕顿时失色:此事......恐怕不妥......
卢植不悦道:莫非嫌弃云逸出身寒微?以他的才学,难道还抵不过那些世家虚名?
蔡邕默不作声。
卢植又劝道:伯喈身为当世大儒,应当明白眼下奸佞横行,民不聊生,正是危急存亡之秋!
能安邦定国者,必是智勇超群之人。那些纨绔子弟终将被时代淘汰,此时还执着于门第之见,实非明智之举。
原来河东卫氏正有意与蔡家联姻。
蔡邕赋闲在家,本有意借此重返朝堂。
但卢植这番话让他举棋不定。
他心知卫仲道确如卢植所说,不过是个庸碌之辈,与爱女实在不相匹配。
反之观之王仲——
简直判若云泥!
唯一欠缺的不过是家世而已。
转念一想,王仲既是卢植关门 ** ,身份已然不同,与蔡家也算般配。
况且当今天子昏庸,奸臣弄权,百姓困苦,怨声载道。
各地叛乱此起彼伏。
黄巾之乱更是动摇国本。
在这动荡时局下,
什么世家大族都将不堪一击。
唯有真正的英才,
才能在乱世中力挽狂澜。
而王仲,
正是这样的人中龙凤。
如果选他当女婿,看似是下嫁,但说不定王仲日后能飞黄腾达,把那些豪门子弟全比下去呢?就算不能封侯拜相,起码也能混个一方 ** 吧?这不比那个纨绔子弟卫仲道强多了?
想到这里,蔡邕长舒一口气:“子干,你为了云逸这孩子,真是费尽心思啊!他运气真好,能遇到你这样的老师。”
卢植一听,喜上眉梢:“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就派人准备聘礼!”
蔡邕还是有点犹豫:“子干,要不这样,咱们想办法让两个孩子见一面。要是他俩互相看对眼,那我自然乐意成全;但如果没那个缘分,你可别怪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截胡刘备成大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