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会议的安排,并未立刻进行。林静云深知,在没有掌握足够底牌前,仓促召开会议只会让自己陷入被动。她选择了另一种方式——实地调研。她要亲眼看一看,报表上那些光鲜亮丽又问题重重的项目,究竟是何模样。
第一站,便是争议的焦点,那个预算不断超标、几乎拖垮市财政的“青云市新城开发项目”。
车子驶离老城区,穿过一片略显荒凉的交接地带,眼前豁然开朗。宽阔笔直、却车辆稀少的八车道马路,整齐划一却大多空置的路灯,以及道路两旁大片平整好却长满荒草的土地,构成了一幅近乎凝固的画面。几处巨大的基坑裸露着,塔吊静止,看不到任何施工的迹象,只有风吹过荒草的沙沙声。一块巨大的规划展示牌立在一旁,色彩鲜艳的效果图已然褪色,上面描绘的繁华都市景象与眼前的萧条形成尖锐讽刺。
“林市长,这里就是新城核心区的规划范围。”陪同的高瀚指着前方,语气带着一种复杂的感慨,“您看这路网框架,这基础设施标准,都是按照未来城市副中心的高度打造的。当时也是请了省里的专家反复论证,决心很大。可惜啊……”他顿了顿,恰到好处地流露出惋惜。
“可惜什么?”林静云望着这片如同“鬼城”前兆的土地,语气平静无波。她能感觉到高瀚话语里那份看似坦诚下的引导,意在将责任推向不可抗的宏观因素。
“可惜生不逢时。”高瀚叹了口气,演技逼真,“宏观政策收紧,房地产市场遇冷,社会资本观望,导致后续开发乏力。前期我们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土地整理和基础配套,现在是骑虎难下。继续投入,财力不济;停滞不前,前期投入就等于打了水漂。我们这些具体干事的人,也是左右为难。”他巧妙地将自己置于执行者的无奈位置。
林静云没有接话,她走到一处高地,环顾四周。新城的规划摊得极大,远超青云市现阶段的实际需求,更像是一场好高骛远的豪赌。她注意到,在这片空旷区域的边缘,有几处已经建好或接近封顶的建筑群,风格奢华,与周围的荒凉格格不入。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她心生警惕。
“那几个是?”她问道,目光锐利地扫过那些鹤立鸡群的楼宇。
“哦,那是万晟集团开发的‘御景国际’高端住宅区和配套的商业中心。”高瀚介绍道,语气如常,“他们是新城建设的重要合作方,也是目前这里唯一有实质性进展的项目。万晟的实力还是有的,算是给我们撑住了一点门面。”
唯一的实质性进展,是高端楼盘。林静云心中冷笑,这更像是一场精准的利益输送:用公共财政的钱修路铺管,提升区域基础价值,然后由特定企业低价获取核心地块开发利润最丰厚的项目,而承诺的产业导入、人口集聚,则成了镜花水月。所谓的“撑门面”,代价未免太过沉重。
“去看看。”林静云迈步向那片建筑群走去。高瀚眼神微动,随即跟上。
“御景国际”的售楼处装修得金碧辉煌,光可鉴人的大理石地面映出人影,巨大的水晶灯散发着冷光,与几步之隔外工地的荒芜形成刺眼对比。几个售楼员无所事事地聚在一起聊天,看到一大群人进来,尤其是认出高瀚,顿时紧张起来,纷纷起身问候。
项目经理闻讯赶来,是个满脸精明的中年人,对高瀚点头哈腰,对林静云则带着小心翼翼的恭敬和探究。
林静云没理会那些制作精美的沙盘和夸夸其谈的宣传册,直接问道:“项目销售情况怎么样?回款资金是否按协议用于后续基础设施建设?”这个问题直指核心,高瀚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项目经理面露难色,搓着手:“这个……领导,不瞒您说,市场大环境不好,销售……比较缓慢。但我们万晟对青云的发展充满信心,一定会坚持下去。资金方面,我们都是严格按照合同约定执行的。”回答得滴水不漏,却回避了具体数据和细节。
缓慢?林静云看着这冷清得能听见回声的售楼处,心知肚明这几乎是停滞。巨大的沉没成本,已经成了套在青云市脖子上的绞索,而且还在不断收紧。
回程的路上,气氛沉闷。高瀚试图找些话题,比如介绍路边某个规划中的公园或者未来的商圈,但林静云只是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偶尔“嗯”一声,让高瀚的独角戏难以为继。当车子经过市郊一片地势起伏、植被却保护得不错的丘陵地带时,她突然开口:“停车。”
司机依言靠边停车。这是一片未被开发侵扰的土地,几条清澈的溪流蜿蜒而过,在阳光下闪着粼光,几个白墙灰瓦的自然村落散落其间,田野里种植着各色蔬菜和果树,虽然规模不大,但绿意盎然,充满了宁静的生机。与刚才新城死气沉沉的景象相比,这里仿佛是两个世界。
“这里叫什么?”林静云问随行的农业局负责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请大家收藏:(m.zjsw.org)茶韵青云:生态与经济的双赢答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