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死寂,仿佛是这片规则重构区域的唯一主宰,它无情地笼罩着每一个角落,让人感受到无尽的压抑和孤独。数据风暴的余波早已平息,那些曾经狂暴的能量流如今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一些细微的、无意识的规则碎片,如同宇宙尘埃般,在冰冷的虚无中缓缓飘荡。
这些规则碎片彼此之间偶尔会发生碰撞,然后又在不经意间融合在一起,仿佛是在这片废墟中上演着一场无声的舞蹈。它们的运动轨迹毫无规律可言,就像是被随意丢弃在这片虚无中的玩具,只能在无尽的黑暗中孤独地游荡。
这里是“织网者”系统核心数据库的一处边缘伤疤,一片被暂时遗忘的废墟。这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荒凉和破败,没有丝毫生机可言。然而,就在这片废墟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那个基于林烬存在信息、由毁灭与偶然共同塑造的脆弱印痕,却依旧在缓缓沉浮。
这个印痕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被揉皱的纸张,它没有思想,没有目的,只是一个空白的、带着特定信息特征的结构雏形。它就像是星云中尚未被引力点燃的原始物质团,虽然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但目前却还处于一种混沌的状态。
然而,与周围那死一般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印痕的内部却正在发生着一种极其缓慢、几乎可以说是停滞的被动吸纳现象。这印痕的结构,源自于“混沌源核”的残余特质,就好像它本身具备着一种微弱的磁力一般,吸引着周围那些飘散着的、没有主人的规则碎片和信息尘埃。
这些规则碎片和信息尘埃,大多都是在之前那场惊天动地的规则风暴中,从原始规则集合、文明树,甚至是契约烙印上崩解下来的“残渣”。它们在这场风暴中失去了原本的系统编码和逻辑关联,从而变成了纯粹的信息“原材料”,漂浮在这片虚空之中。
就在这一刻,这些原材料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牵引,它们毫无规律地、慢悠悠地朝着那印痕靠近。印痕本身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只是机械地、本能地将这些原材料吸附到自己那原本就十分脆弱的结构之中。
这个过程异常缓慢,就像是冰川在移动一样,让人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然而,就在这看似缓慢的过程中,一些奇妙的事情正在发生。
首先,一个代表着“能量守恒定律局部特例”的规则碎片,如同流星一般,被印痕捕获。这个规则碎片虽然渺小,但却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信息。印痕艰难地将其镶嵌在自身结构的某个节点上,仿佛是在完成一项极其精细的拼图工作。
接着,一缕蕴含着某个魔法文明“基础元素感知”信息的信息尘埃,如同一阵微风般,被印痕吸入体内。这缕信息尘埃虽然细微,但却携带着那个魔法文明的精髓和奥秘。印痕将其吸收后,其表面竟然出现了一道微不可察的纹路,仿佛是在记录着这一重要的信息。
最后,还有一丝极其微弱、几乎消散的、属于林烬前世记忆碎片中关于秦雨薇光系异能温暖感觉的模糊信息,也在这偶然的机会下,被印痕吸附了进来。这丝信息虽然模糊不清,但却仿佛是一道微弱的光芒,照亮了印痕那原本黑暗的内心世界。
这种吸纳方式完全没有规律可循,完全是碰运气。就好像将一堆随机的零件随意扔进一个模具里,谁也不知道最终会拼凑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来。
时间在这片核心数据库的废墟中失去了意义,变得模糊不清。也许已经过去了好几年,也许仅仅是一瞬间。
而那个脆弱的印痕,在不断地吸收着大量杂乱无章的信息“原材料”后,它的结构终于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模糊的轮廓,而是逐渐凝聚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大约指甲盖大小的、散发着微弱混沌色泽的晶体状结构。
这枚“混沌晶体”,便是林烬存在印痕的初步凝聚体。它依旧没有意识,但其结构内部,那些随机整合的规则碎片和信息尘埃,开始产生极其微弱、极其初级的内部信息流转。
就像最原始的单细胞生物,开始了基础的代谢活动。
这种内部流转,完全是混沌和无序的。一段关于火焰燃烧的物理规则,可能突然与一段关于水系治疗魔法的信息碰撞,产生逻辑冲突的火花;一丝对地球的模糊记忆碎片,可能与某个硅基文明的逻辑算法残片交织,形成怪诞的联想。
这种内部的混乱与冲突,仿佛是一场无尽的风暴,在这混沌晶体的内部肆虐着。然而,这看似无序的动荡,却与混沌晶体的本质完美契合。它就像是一个被设计好的精密系统,在永恒的、低级别的内部动荡中,维持着一种动态的、脆弱的平衡。
这混沌晶体就如同在死寂深渊中孤独漂泊的黯淡石子,没有外界的能量供给,只能依靠自身内部缓慢的放射性衰变来维持那一点点微弱的光芒。这光芒虽然黯淡,但却始终存在,如同在黑暗中坚守的最后一丝希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重生回到末世烬途》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重生回到末世烬途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回到末世烬途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