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家后,不用把所有钱都交给奶奶,何家的日子越来越好过,父母吵架越来越少,平时干活都是笑嘻嘻的,回家里看着孩子们也顺眼了,时不时还叫老大老二回家来改善生活。
家里再也不用做两种饭,专门给何家明留一份。
一次父母外出办事,几个姐姐在家里帮忙收粮食,何家明吃饭要大碗,还要盯着锅里,生怕姐姐们把饭都吃完了。他的饭量有限,不给就闹,四个姐妹看着他,硬是把锅里的饭吃完才能出去玩。
从那以后,何家明就改了霸饭的习惯,每次盛饭都在锅前看着,多一口都不要。何芸香一点点改掉何家明的臭毛病。以前最怕大姐,现在最怕三姐。
何芸香不是冷血的人,家里条件好了,何青松偷偷给奶奶塞粮食,她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奶奶对她的态度也好了不少,不时还有些笑脸。
何芸香用赚来的布票给大家一人做了一身新衣服,奶奶穿着新衣服的时候,笑得合不拢嘴,何芸香来这里这么久终于听到了奶奶的一句夸奖:“三丫头的手艺还真不错,这衣服的款式,花色,我喜欢。
何芸香看着自己空间里存的布料,各种票,在这个年代,手里握着钱,她感到很踏实。
何家小院里传来了好消息。
小妹何芸欣收到了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连一向重男轻女的奶奶,这次都给何芸欣准备了二十元红包,出门就吹,孙女考上了大学。
1977年恢复高考,何芸香盯着小妹读书借着这股东风,把她送进了大学的校园。
何芸香给了几个未来发展的建议,小妹还是选择当老师。
师范学校,免学费还有生活补助,能为家里减轻不少负担。
村里出了个大学生,何家的粮食都能多分一些。
何家热热闹闹的摆了三天流水席,村里能来的都来了。鸡鸭鱼肉送了不少,还有送布料的,包红包的。
一向抠门的苏月梅大方了一次,晚上,众人围坐在火炉前嗑瓜子,烤红薯。
苏月梅又开始发愁:“四丫头能考上大学真好。”说着,她又叹气:“老四没咋出过远门,她一个人去那么远念书,我实在不放心,当初要是报近一点的学校就好了,还能省下路费。”
何芸香笑着说:“妈,你不用担心,小妹已经成年了,这样,我送她去学校,安顿好了我再回来。”
苏月梅脸上露出了难色。
何芸香知道她为什么发愁,走进里屋,从小柜子里拿出私房钱走了出来。
“爸妈,你们不用发愁,我早就做好打算了,我来供小妹上学。”
说着何芸香从口袋里掏出了四百块:“这些钱是我这两年攒的,留给小妹念书的。”
苏月梅看着那些钱:“这些,都是你做衣服攒的?”
所有人都惊呆了,没想到何芸香竟然能攒这么多钱,每天要跟着出工,晚上回来再给大家做衣服。还嫌弃她浪费电,何芸香就点着油灯做衣服。
起初大家都盯着他们,看得严何芸香没敢收钱,后来大姐在县城里帮忙接单,布料她就藏在空间里,家里只知道她每天都忙,不知道竟然存了这么多布料。
何芸香做好了衣服,大姐再拿去给人家。
何芸香不忘分大姐一份钱,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那年下了几场大雪,第二年粮食丰收,村民们总算吃饱肚子了。
父母没想到,老三“死”过一次,改了软弱的性子,何青松觉得,何芸香原本就是这样,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爆发出来。
何芸香的变化,起初他们还不适应,后来觉得,何芸香应该就是这样。他们有点喜欢现在这个敢做敢说的女儿。
好像退了婚,分了家以后,家里的日子开始好过了,何芸香贴补家里不少。
时不时改善改善生活,玉米面糊糊配白面馒头,偶尔还能杀只鸡,炖个肉。
何芸香每次做了饭,不忘让小弟给奶奶送一碗,奶奶对他们一家也没之前那么刻薄了。
但是还絮叨:“现在日子好过了,大伯家还欠着六百块,都是一家人,你们也帮衬一把。”
每次说到这里,就连何青松都把头低下,要么找个借口躲出去。
这个新年,他们过得很好,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坐在一起吃饭。
大伯举杯:“没想到四丫头能考上大学,你们说一个丫头,读什么大学,念的书都是给婆家念得。”
何芸香直接开口:“大伯,什么叫给婆家念的书,时代不同了,以后也会越来越好,弟弟妹妹还小,我不想他们和我们一样做睁眼瞎,人家欺负了,我们一点办法都没有。”
大伯梗着脖子:“你这丫头,还是这么伶牙俐齿。”
何芸香说:“这么多年了,小妹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也是我们家的骄傲,就算砸锅卖铁,我们也会想办法把小妹供出来,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很宝贝,未来她的路会好走的多。”
大伯母说:“四丫头是在哪里念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七零辣妻:踹开极品当首富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七零辣妻:踹开极品当首富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