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的拍摄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片场的气氛有些微妙,既有即将完成一项巨大工程的隐隐兴奋和即将分别的不舍,也难免夹杂着连续奋战后的些许疲惫和松懈。
傅诗淇反而显得更加忙碌。他的戏份吃重,后期更是需要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情绪投入。但他依旧保持着那份专业和活力,该认真时一丝不苟,该放松时也能带动气氛,只是眼下的淡淡青黑透露着连续工作的辛苦。
宋玖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照顾得更加细致。水温总是恰到好处,他常需要润喉的含片悄无声息地补充在随身小包里,甚至在他长时间看剧本后,她会默默递上一片蒸汽眼罩。她的存在感依然很低,但那种无声的体贴却无处不在。
这天,傅诗淇有个剧宣相关的小通告,时间不长,但需要出趟外景。涛哥手上有些剧组收尾的杂事要处理,便安排宋玖跟着一起去。
“小玖,今天你主要跟着毅哥,负责生活助理那摊事就行,拍照那边有活动方的摄影师。”涛哥交代道,“就是看着点时间,提醒一下,递递水,注意着点需求。”
“好。”宋玖点头,心里却有点没底。这是她第一次单独跟傅诗淇外出跑活动,不同于相对熟悉的剧组环境,一切都是陌生的。
活动过程倒还算顺利。宋玖紧跟在傅诗淇身后不远不近的位置,手里始终拿着他的保温杯和一件备用的外套。她话少,但眼神机警,时刻注意着流程和时间,在需要补妆、休息的间隙及时上前。傅诗淇配合着活动要求,采访、互动,状态保持得很好。偶尔目光扫到身后安静却时刻在待命的宋玖,会递过一个让她安心的眼神。
活动结束得比预期早。白色的商务车驶来接人。司机师傅是跟着傅诗淇有些年头的老人了,话不多,很稳当。涛哥处理完事情也赶了过来,坐在了傅诗淇旁边的位置。宋玖自然地把后排留给了自己。
车子平稳地行驶在回影视城的路上。傍晚的阳光透过车窗,洒下温暖的光晕。傅诗淇似乎有些累了,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涛哥也在低头看手机,处理着信息。
车内很安静。宋玖获得了一点难得的个人时间。她拿出平板电脑,习惯性地开始整理这段时间积攒的海量照片。剧照、花絮、各种瞬间……她一张张翻过,筛选,归类。
手指滑动间,屏幕上映出许多傅诗淇的影像——有他穿着戏服,在镜头前凝神表演的专注侧脸,眼神里装着另一个灵魂;有他和导演讨论时,比划着手势、认真坚持自己观点的执着模样;有休息间隙,他和同组演员玩闹时,笑得毫无形象、眼睛弯成月牙的灿烂瞬间;也有深夜收工后,他裹着羽绒服,虽然疲惫却依然对工作人员礼貌道谢的温和背影……
这些瞬间,或深沉,或明亮,或认真,或欢脱,无一例外,都闪着一种独特的光。宋玖看着看着,嘴角不自觉地,非常轻微地向上弯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浅淡、几乎难以察觉的弧度,但真实地存在着。她意识到,自己是真的很喜欢这件事——用镜头捕捉和记录这些“发光”的瞬间,将那些充满生命力的专注与热情定格下来。
坐在前排的傅诗淇不知何时睁开了眼,或许是从车窗玻璃的反光里,或许只是直觉,他侧过头,恰好捕捉到了宋玖那个转瞬即逝的浅笑。他有点好奇,微微起身,凑过去看向她的平板屏幕。
“在整理照片?”他轻声问,怕打扰到前面的涛哥和司机。
宋玖被他突然的靠近和问话惊了一下,迅速收敛了表情,恢复平静,点了点头:“嗯。”
“喜欢?”傅诗淇看着屏幕上那些属于自己的、却经由她视角定格下来的瞬间,又问了一句。这个问题似乎超出了寻常的工作交流,带点微妙的探寻。
宋玖沉默了一秒,然后很肯定地回答:“喜欢。”她的声音不高,但很清晰。
正在假装看手机实则竖着耳朵的涛哥,心里猛地“咯噔”一下!警报瞬间拉响!内心疯狂地震:喜欢?喜欢什么?喜欢拍照还是喜欢…?完了完了!他就知道!
然而,宋玖接着说了下去,语气是一种纯粹的、对于某种技艺或状态的热爱:“很喜欢用相机记录一切。”她看着屏幕上定格的画面,眼神专注,“记录下…不同的状态,专注的,开心的,努力的瞬间。”
涛哥刚稍微放下的心,还没落回肚子,就听到宋玖忽然转回头,目光看向傅诗淇,语气变得异常郑重和认真:
“毅哥,等《青云志》结束后,我还能留下吗?我想留下。”
车内陷入了一种短暂的、奇异的寂静。
涛哥整个人都僵住了,嘴巴微微张着,脑子里一片混乱。他该高兴吗?这姑娘能力强又踏实,自己之前还盼着她能留下!可这时机、这语境…这到底是纯粹的职业选择,还是…?他感觉自己像个被猛地甩上过山车的人,刚经历完一个俯冲,还没缓过神,又一个急转弯砸了过来,根本不知道下一秒是喜是忧!
傅诗淇看着宋玖。她的眼神干净、直接,带着一种熟悉的执拗和认真,和他讨论剧本时的那种劲儿有点像。他忽然就明白了,她刚才的“喜欢”,和他所理解的“喜欢”,是同一回事——是对一份能让自己投入热情的工作的珍视。
他脸上露出一个了然的、温和的笑容,点了点头,语气一如既往的干脆:“好啊。欢迎留下。”
喜欢靠近你多一点请大家收藏:(m.zjsw.org)靠近你多一点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