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铁匠铺,李冶拉着我拐进一条更为繁华的街道。两旁店铺的幌子在微风中轻轻摆动,上面绣着绸缎庄茶坊酒肆等字样。空气中飘荡着各种香料混合的复杂气味,让我忍不住打了个喷嚏。
怎么,不习惯这香味?李冶从袖中掏出一方绣着兰花的帕子递给我。
帕子带着淡淡的幽香,像是混合了梅花和檀香的味道。我尴尬地擦了擦鼻子,不知该不该还给她。李冶好似看出了我的窘境说:留着吧,看你也没带帕子的习惯。
正说着,她的目光被一家绸缎庄吸引住了。店铺门口挂着五颜六色的绸缎样品,在阳光下泛着华丽的光泽。
进去看看。她眼睛发亮,不由分说就拽着我往里走。
绸缎庄内比想象中宽敞,三面墙都摆满了各式布料,从朴素的麻布到华丽的锦缎应有尽有。老板娘是个四十出头的妇人,见到李冶立刻热情地迎上来:李娘子可有些日子没来了!新到了一批蜀锦,正合您的眼缘。
李冶轻车熟路地走到一排放着高档绸缎的架子前,纤细的手指在一匹匹布料上轻轻滑过。她拿起一匹淡紫色的绸缎在身前比划,丝绸的光泽衬得她肌肤如雪。
这块怎么样?她转头问我,布料在她手中如水般流动。
好看,我点点头,突然想起以前看过的时尚杂志,很衬你的发色。
老板娘立刻凑过来奉承:这位郎君好眼光!小娘子肤色白皙,还有这如月色的白发,配这紫色再合适不过了。这是上好的吴绫,一匹要三贯钱呢。
我暗自咂舌,三贯钱相当于现代三千多块,果然是奢侈品。李冶却面不改色,又挑了几匹颜色各异的绸缎。突然,她拿起一匹深蓝色的在我身上比了比:这个适合你。
我愣住了,不用了吧...我实在想象不出自己穿这种华丽衣料的样子,是文人墨客?或者纨绔子弟?光是想想都觉得好笑。
你在偷笑什么?怎么,嫌弃我的眼光?她眯起眼睛,嘴角却带着笑意。
不是不是,我赶紧摆手,就是觉得太破费了...
李冶冲着我翻了个白眼,然后豪气地一挥手:老板娘,这些全要了!转头又瞪向我,不用你这小色鬼担心,我写首诗就能换这些。
我这才想起唐代诗人可以通过题诗换取物品的习俗。只见李冶走到柜台前,提笔蘸墨,在纸上龙飞凤舞地写下一首诗。老板娘接过一看,顿时眉开眼笑:李娘子的诗作可是千金难求!这些布料您尽管拿去,改日再带新作来便是。
出了绸缎庄,我忍不住问:你写了什么诗这么值钱?
李冶神秘一笑:不过是首咏梅的小诗罢了。乌程的商贾最爱附庸风雅,一首好诗在他们眼里比真金白银还珍贵,但是假如人人都能辨别诗中佳作,又怎会有滥竽充数之人。
那双带着微笑的小眼神让我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这明显是在揶揄我嘛。
刚想反击几句,突然被一阵喧闹声吸引。前方街道尽头人头攒动,叫卖声此起彼伏。
那就是西市,李冶指着前方,乌程最热闹的地方。
走近了才发现,西市比刚才的街道还要热闹数倍。市场呈方形,四面都有入口,中央是个宽敞的广场。各种摊位排列得井井有条,商品琳琅满目:有卖陶瓷器皿的,有卖胭脂水粉的,还有卖各种稀奇古怪的舶来品的。
我正看的入神,心想“不愧是大唐盛世,这不正是国泰民安的表现,作为一个现代人也不禁为大唐的当家人点个赞。”
小心钱包。李冶突然低声提醒。
我下意识摸向口袋,才想起自己根本没有钱包——现代的那个早不知道去哪了。李冶见状,从袖中取出一个绣着梅花的钱袋晃了晃:放心,今天我请客。不过可别乱花,我的诗也不是无穷无尽的。
“没关系,我有啊!不敢说无穷无尽,唐诗三百首我还是能背…创作出来的。”差点又说错话,还是少说话为妙。
“我看你这小色鬼吹牛到是有俩下子!”李冶说完捂着嘴轻笑起来。
我们来到一个卖胭脂水粉的摊位。李冶仔细挑选着各种小瓷盒里的化妆品,不时让我闻闻香味。摊主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妇人,却涂着鲜艳的胭脂,看起来颇为滑稽。
这个颜色如何?李冶用手指蘸了点胭脂,轻轻抹在手背上。那是一抹娇艳的桃红色。
很适合你。我老实回答。
老妇人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金牙:小郎君有眼光!这是用凤仙花和玫瑰露调制的上等胭脂,抹在娘子脸上,保管比三月桃花还娇艳。
李冶买了胭脂、眉黛和几盒香粉,老妇人用油纸仔细包好,系上红绳递给她。离开摊位时,李冶突然凑近我耳边低语:那老太太年轻时是平康坊的名妓,现在靠卖化妆品为生。
她的呼吸拂过我的耳廓,带着淡淡的茶香,让我耳根一阵发热。至于他说了些什么其实不重要,因为我的注意力让我无法一心二用,
走着走着,我的目光被一个小摊上的木雕吸引住了。摊位上摆满了各种精巧的木雕动物,奔腾的骏马、憨态可掬的熊、展翅欲飞的鹰...每个都栩栩如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千年一瞬白发如月请大家收藏:(m.zjsw.org)千年一瞬白发如月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