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矶的清晨五点半,天刚泛起鱼肚白,私人训练馆的灯光就已经亮得刺眼。科比推开玻璃门时,运动鞋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在空旷场馆里格外清晰,他习惯性地摸了摸球架上的篮球——表皮还带着昨晚擦拭后的微凉,可掌心的汗却已经悄悄渗了出来。夏联夺冠后的这两周,他每天都是第一个来训练馆,可今天的感觉格外不对劲,连指尖触球的弧度都像是偏离了平时的熟悉轨迹。
热身时的折返跑还算顺利,可当他站到三分线前开始投篮特训时,麻烦来了。第一个球,他按照平时的节奏屈膝、起跳、手腕发力,篮球却砸在篮筐左侧的铁圈上,弹了出去;第二个球调整了姿势,结果又偏出了右侧;等到连续第十次急停跳投砸在篮筐前沿时,科比终于忍不住弯腰捡起球,指尖把球面捏得发白,指节泛出青紫色。前几天夏联夺冠时的轻松和骄傲,此刻全被一股莫名的烦躁取代,连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
他走到场边拿起毛巾擦了擦汗,视线落在墙上贴着的训练计划上——“每日500次定点三分、500次急停跳投,命中率需保持在65%以上”。前两周他不仅能轻松完成,甚至偶尔能把命中率冲到70%,可从昨天开始,一切都乱了套:三分球命中率跌到40%,急停跳投更是十投五中都难,刚才那组急停跳投,有一半连篮筐的边缘都没沾到,像是在跟他开玩笑。
“怎么回事?”科比对着篮下的训练假人喃喃自语,抬手又投出一记三分。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歪扭的弧线,砸在篮板侧面,弹到了场馆角落。他皱着眉走过去捡球,脑子里不由自主地想起前世的这段日子——那时候他也遇到过类似的瓶颈,当时年轻气盛,只觉得是自己练得不够多,于是加练到深夜,结果越练越糟,投篮动作都开始变形,最后还是靠禅师的点拨才慢慢调整过来。“这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他拍了拍篮球,把杂念甩到脑后,可再次站到三分线前时,手还是忍不住发紧。
七点刚过,训练师戴夫推开了训练馆的门,手里还提着两份早餐。刚进门,他就看到科比把球狠狠砸向地板,篮球弹起的高度比平时高了不少,显然带着情绪。“别急,先歇会儿。”戴夫把早餐放在场边的桌子上,递过一瓶冰镇矿泉水,“我昨晚看了你的训练录像,发现了点问题。”
科比接过水,拧开瓶盖猛喝了一口,冰凉的水流过喉咙,稍微压下了心里的烦躁。“什么问题?”他坐到场边,目光盯着地板上的战术线,语气里还带着点不甘心。
“你最近投篮时,手腕发力比之前晚了0.3秒,而且起跳后重心有点前倾。”戴夫打开手机,调出昨晚录制的视频,“你看这里,出手前手腕会下意识停顿一下,就是这一下,破坏了整个投篮的节奏;还有起跳时,脚尖落地的角度偏了5度左右,导致身体重心不稳,自然投不准。”
科比凑过去盯着屏幕,画面里的自己抬手投篮时,手腕确实有个细微的停顿,像是突然卡壳的齿轮;起跳时脚尖向外撇着,身体也跟着往左侧倾斜。他以前从没注意过这些细节,现在被指出来,才发现问题比想象中更明显。“难怪总感觉不对劲。”他皱着眉,手指在屏幕上划过自己的投篮动作,“之前一直以为是手感不好,没想到是动作变形了。”
“很正常,连续高强度训练两周,身体会出现疲劳性代偿,不自觉地调整动作来省力。”戴夫关掉视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是总说禅师的话有道理吗?他之前是不是说过,投篮不是机械重复,是身体和节奏的配合?”
科比突然愣了一下,脑海里瞬间闪过前世禅师的样子——当时他也是陷入投篮瓶颈,禅师没有让他加练,而是让他坐在场边看公牛队的比赛录像,指着乔丹的投篮动作说:“乔丹每次投篮,从屈膝到出手,整个过程像流水一样顺畅,没有多余的动作。投篮不是靠蛮力,是靠身体各部位的配合,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比投一千个球都有用。”
“对,他是这么说的。”科比站起身,重新拿起一个篮球,走到三分线前。这次他没有急着出手,而是先站在原地调整站姿: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微微朝向篮筐,膝盖弯曲到与肩同高,双手持球时,手肘贴近身体两侧,掌心托着球,指尖发力稳住球面。他盯着篮筐中心的红点,在心里默数“1-2-3”,数到“3”的瞬间,膝盖发力起跳,同时手腕顺势下压,没有丝毫停顿。
篮球在空中划过一道低平却精准的弧线,“唰”的一声空心入网,篮网发出清脆的响声。科比盯着篮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刚才那记投篮,感觉比前几天任何一次都要轻松,像是身体自己记住了正确的节奏。
“对,就是这个节奏!”戴夫在场边鼓掌,“别着急,慢慢找感觉,把每个动作拆解开,确保每个细节都到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