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场休息时,教练在更衣室里特意表扬了他:“科比下半场继续保持这个节奏,多找空位,多和奥尼尔打挡拆。”科比点头应下,心里却很清楚——作为替补,他的任务不是“刷分”,是帮球队在衔接段稳住优势。
第三节比赛,森林狼调整了防守策略,专门派一名球员贴身防科比。面对严密的防守,他没有强行出手,而是更多地参与组织。一次进攻回合,他给奥尼尔做挡拆,吸引两名防守球员后,将球传给空位的霍里,霍里三分命中;另一次,他在底角持球,看到奥尼尔被包夹,又及时将球传过去,帮助奥尼尔造成犯规,站上罚球线。
进攻端,他则抓住森林狼防守轮换的间隙寻找机会。第三节还剩4分钟时,他接奥尼尔分球,在篮下遭遇两人防守,没有慌乱,而是将球轻轻传给身后跟进的队友,助攻对方扣篮得分。这记“不看人传球”,让场边的观众再次欢呼起来。
第三节结束,科比的数据更新为:10分、4篮板、3助攻,1次抢断,正负值+8。湖人的领先优势扩大到15分,比赛逐渐失去悬念。
第四节开场后,双方都换上了替补阵容。教练原本想让科比下场休息,可他主动请缨:“我再打几分钟,找找和替补队友的配合。”上场后,他依旧保持着高效——一次低位背身单打,他靠住防守球员,转身跳投命中;一次防守篮板,他自己运球推进,助攻替补后卫三分得分。
第四节还剩2分钟时,教练终于示意科比下场。他走下场时,全场观众站起身,为他送上了热烈的掌声。这次的掌声,比开场时更真诚,更热烈——所有人都看到了他从“失常”到“找回节奏”的转变,也看到了一个替补球员的价值。
终场哨响,湖人以112-95战胜森林狼。赛后技术统计显示,科比全场出战22分钟,拿下10分、5篮板、4助攻、1次抢断,投篮命中率50%(8投4中),三分命中率66.7%(3投2中)。虽然得分不算高,但他的正负值+11,在替补球员中排名第一。
“不错啊,菜鸟,下半场打得像模像样。”奥尼尔走过来,勾住他的肩膀,“以后多跟我打挡拆,保证让你助攻上双。”
科比笑了笑,没有接话。他走到场边,拿起手机,犹豫了几秒,还是点开了社交媒体。没有长篇大论,只发了一条简短的动态:“季前赛首秀,感谢队友,节奏很重要。”配图是他和埃迪·琼斯击掌的照片。
发完后,他收起手机,转身走向更衣室。走廊里的灯光有些昏暗,却照得他的脚步格外坚定。他知道,季前赛的10分不算什么,替补的身份也只是暂时的。但今天这场比赛,让他明白一个道理:篮球不是靠“急”出来的,是靠“找”出来的——找节奏,找空位,找队友的配合。
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每一场替补出场的比赛里,把这份“找到的节奏”,变成自己的“常态”。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