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尼尔的脚踝扭伤需要休养至少一周,这个消息像一块石头,压在湖人球员的心头。作为球队的绝对核心,奥尼尔场均26分12篮板的统治力无人能替代,尤其是在禁区的威慑力,更是湖人防守体系的基石。当教练组宣布“接下来三场比赛由科比临时担任进攻核心”时,训练馆里的气氛有些微妙——有人期待,有人怀疑,毕竟这是科比新秀赛季第一次脱离奥尼尔,独自掌控球队的进攻节奏。
第一场对阵老鹰的比赛,科比带着一股“证明自己”的冲劲踏上赛场。赛前热身时,他反复练习着各种得分动作,交叉步突破、后仰跳投、急停三分,每一个动作都力求完美。他心里憋着一股劲,想通过一场爆发性的得分表演,向所有人证明“没有奥尼尔,湖人照样能赢”,更想证明自己不仅是“给奥尼尔喂球的辅助”,更是能独当一面的得分核心。
比赛开始后,科比果然如预期般掌控了球权。他在弧顶接球后,几乎不做任何观察,就直接发起进攻——先是尝试突破老鹰后卫穆奇·布雷洛克,被防下后又强行出手三分,篮球砸在篮筐前沿弹出;接下来的回合,他依旧执着于个人进攻,面对双人包夹,还是选择强行上篮,结果被老鹰中锋迪肯贝·穆托姆博结结实实地盖了下来。
第一节还没结束,科比就已经出手6次,仅命中1次,还出现了2次失误。湖人的进攻节奏被彻底打乱,队友们站在场上像“旁观者”,只能看着科比一次次单打、一次次打铁。老鹰则趁机打出15-4的攻击波,迅速建立起领先优势。
“科比,多传球!”场边的禅师忍不住喊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可科比像是没听见,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得分节奏里。第二节,他的出手次数增加到12次,命中率却依旧低迷,仅命中4次。半场结束时,湖人以42-58落后16分,科比个人数据停留在12分3失误,正负值-18,是全场最低。
下半场比赛,科比的心态更加急躁。他像是和自己较劲,出手次数越来越多,甚至在快攻中放弃传球给空位的队友,选择自己急停跳投。第三节单节,他出手8次仅命中2次,还因为一次恶意犯规领到了个人第四次犯规,被迫下场休息。没有科比的湖人,反而打出了流畅的团队配合,埃迪·琼斯和范埃克塞尔联手拿下18分,将分差缩小到10分。可科比重新上场后,又回到了“单打模式”,最终湖人以95-108输掉了比赛。
赛后的更衣室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科比坐在储物柜前,低着头,手里攥着毛巾,汗水和沮丧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技术统计单上,“25投9中”“3失误”“正负值-21”的数字格外刺眼。他想起比赛中队友们失落的眼神,想起禅师无奈的摇头,心里像被针扎一样难受。
“独自带队不是靠蛮干,而是要带动队友。”一个声音在他脑海里响起,是他自己对自己说的。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把“核心球员”等同于“得分最多的球员”,却忘了“核心”的真正含义是“让整个团队变得更好”。前世的他,直到职业生涯后期才真正理解这个道理,可重生后的他,却因为急于证明自己,再次陷入了“个人英雄主义”的误区。
他掏出笔记本,在上面写下一行字:“核心球员的责任,是让队友找到状态,而不是自己一个人表演。”然后,他开始复盘整场比赛——哪些回合可以传球给空位的队友,哪些回合应该放慢节奏组织进攻,哪些回合需要为队友做挡拆……一页纸很快写满了,科比的眼神也渐渐变得坚定起来。
第二天的训练中,科比彻底改变了打法。他不再执着于个人进攻,而是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组织和传球上。训练赛开始前,他主动召集队友:“接下来的比赛,我们要打团队篮球。我会多传球,大家也要积极跑位,找到空位机会就大胆出手。”
队友们有些惊讶,却也感受到了科比的诚意。埃迪·琼斯第一个响应:“没问题,我们相信你。”范埃克塞尔也点了点头:“只要能赢球,怎么打都行。”
训练赛中,科比果然说到做到。他在弧顶持球后,会先观察队友的跑位,然后用精准的传球将球送到最合适的人手中——看到霍里在底角空位,他会及时传过去;看到埃迪·琼斯切入篮下,他会用击地传球绕过防守;看到范埃克塞尔在弧顶准备投篮,他会主动上前做挡拆。整个训练赛,科比仅出手8次,却送出了12次助攻,帮助队友们多次命中三分和上篮。
“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核心!”禅师在场边笑着说,眼里满是欣慰。
两天后的第二场比赛,对阵奇才。科比带着全新的打法踏上赛场。比赛开始后,他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在弧顶组织,看着队友们跑位。第一节还剩8分钟时,他看到霍里在底角空位,一记精准的长传将球传过去,霍里接球后命中三分,湖人先得3分。接下来的回合,他又为埃迪·琼斯做挡拆,帮助琼斯突破上篮得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