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4月22日,洛杉矶湖人训练馆的金属通风管还在嗡嗡作响,将训练后弥漫在空气中的汗水味与橡胶味慢慢吹散。球员们三三两两地围在各自的储物柜前,有的在解开护膝绑带,有的在往背包里塞运动毛巾,鞋底蹭过木质地板的声音里,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惫——这是季后赛前的最后一次全队合练,连续八个月的常规赛征程,让每个人的身体都处于紧绷的边缘,但眼神里却又透着对即将到来的硬仗的期待。
科比正蹲在地上系鞋带,手指反复调整着鞋带的松紧度,直到确认脚踝被牢牢包裹住才停下。他抬起头,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更衣室中央的奥尼尔——这个身高2.16米的巨人正靠在储物柜上,背对着众人,手里拿着一瓶冰镇运动饮料,瓶身上的水珠顺着指缝滴落在地板上,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自从常规赛收官战那场对阵开拓者的关键战役后,两人之间的氛围就悄然发生了变化。
那场比赛里,科比在第四节投进的致命三分、断球后的快攻助攻,不仅帮湖人锁定了西部第四的席位,更让奥尼尔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把他当成“搭档”而非“需要带的菜鸟”。训练时,奥尼尔会主动喊科比过来练挡拆;赛后复盘,他会认真听科比分析对手的防守漏洞;甚至在球队大巴上,他会把自己的零食分给科比,调侃的语气里少了几分“老大哥的俯视”,多了几分“并肩作战的熟稔”。
突然,奥尼尔放下手中的饮料瓶,右手重重地拍了一下储物柜的金属门。“哐当”一声脆响在安静的更衣室里格外醒目,所有人都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纷纷抬起头看向他。他转过身,庞大的身躯几乎占据了半个过道,肩膀宽得能挡住身后的储物柜标签。他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缓缓地环视着更衣室里的每一个人——从首发分卫埃迪·琼斯到替补中锋肖恩·卢克斯,从老将范埃克塞尔到边缘球员约翰·塞利,目光掠过每个人的脸,最后,稳稳地落在了科比身上。
“今年,我们要夺冠。”
这句话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瞬间在更衣室里掀起了波澜。埃迪·琼斯手里的毛巾“啪嗒”一声掉在地上,他瞪大了眼睛,显然没料到奥尼尔会如此直接地喊出“夺冠”的目标;范埃克塞尔挑了挑眉,嘴里叼着的口香糖差点掉下来——要知道,湖人已经整整8年没有触碰过总冠军奖杯了,上一次打进总决赛还是1991年,而奥尼尔加盟的第一个赛季,外界最多只期待他们能突破首轮,打进西部半决赛。
“沙克,你没开玩笑吧?”替补后卫布莱恩·肖忍不住开口,声音里带着难以置信,“太阳有巴克利和约翰逊,爵士有马龙和斯托克顿,公牛还有乔丹……西部的强队太多了,我们未必能……”
“没有未必。”奥尼尔直接打断了他,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们有联盟最好的内线——我能在篮下得分,能抢篮板,能封盖;我们有能投关键球的外线——科比能投三分,能断球,能传好球;我们还有能防住对手核心的防守者——埃迪能防住联盟里大多数分卫,霍里能从三号位防到五号位。”他顿了顿,向前走了两步,距离科比只有不到两米的距离,嘴角勾起一抹带着调侃却又无比认真的笑容,“菜鸟,别拖后腿。”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科比身上。更衣室里静得能听到通风管的嗡嗡声,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科比慢慢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沾着的绒毛,脸上没有丝毫慌乱,反而露出了一抹从容的笑容。他想起前世自己新秀赛季的季后赛——湖人首轮就被太阳以3-1淘汰,当时的他只能在垃圾时间上场,看着奥尼尔在篮下被对方两名球员包夹却无人支援,看着球队在关键的第四场比赛里第四节崩盘,那种无力感像一根刺,至今还深深扎在他的记忆里。
而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他不再是那个只能坐在替补席上旁观的菜鸟,不再是那个连战术板都摸不到的新人。他能用关键三分帮助球队赢下决定排名的比赛,能在防守端断下对手的传球,能在衔接段带领替补阵容追分。更重要的是,他有机会改写历史,有机会在新秀赛季就帮助湖人走得更远,有机会和奥尼尔一起,向着总冠军发起冲击。
“放心,我会帮你把冠军拿回来。”
科比的声音不大,却足够清晰,像一颗钉子一样,稳稳地钉在每个人的心里。他的目光与奥尼尔在空中交汇,没有了赛季初的试探与隔阂,没有了“老大哥与菜鸟”的身份差距,只剩下一种无需言说的默契——那是经历过并肩作战、共同赢下生死战役后,才会有的“战友式”信任。奥尼尔看着他,眼神里的调侃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认可与期待;科比看着奥尼尔,也从这个巨人的目光里,读到了“目标一致”的决心。
“说得好!”霍里率先反应过来,用力鼓掌,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既然沙克都这么说了,我们还有什么好怕的?好好打,说不定真能把总冠军奖杯带回洛杉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