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普斯中心的穹顶被紫金与红色的浪潮淹没,总决赛首战的哨声尚未吹响,球场内的分贝已经突破阈值。湖人与公牛的旗帜在看台上方交错飘扬,“Beat LA”与“Lake Show”的呐喊声此起彼伏,碰撞出足以点燃整个洛杉矶的火药味。当两队球员穿着各自的战袍踏上球场热身时,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对决的核心,不仅是乔丹与科比的跨代交锋,更是一场属于三角进攻的“同门内战”——菲尔·杰克逊用这套战术缔造了公牛王朝,如今,他要带着湖人的三角体系,直面自己一手打磨的传奇战术。
热身阶段,科比的目光就从未离开过公牛的半场。他没有像其他球员那样专注于投篮手感的调整,而是死死盯着皮蓬的跑位路线,脑海里飞速回放着前世记忆与这几天反复研究的战术录像。公牛的三角进攻,表面看是以乔丹为绝对终结点,但科比比谁都清楚,这套体系的真正“发动机”是皮蓬。乔丹负责吸引防守、创造空间,罗德曼掌控篮板、巩固防线,而皮蓬则是串联攻防的中枢,他的交叉跑位、分球时机,才是让公牛三角战术流畅运转的关键。“传球核心是皮蓬,切断他的传球路线,就等于打断了公牛的脊梁。”科比在心里默念,指尖已经开始无意识地模拟防守时的断球动作。
禅师站在球场中线,脸上依旧是标志性的平静,但眼神里藏着对战术博弈的极致期待。他比任何人都熟悉公牛的三角战术——每一个跑位的细节、每一次传球的节奏、每一个球员的习惯,都刻在他的脑海里。赛前战术会议上,他没有过多强调乔丹的威胁,反而反复叮嘱:“守住皮蓬的传球,他是连接内外线的桥梁。科比,你负责贴防他的强侧移动,预判他的分球时机。”
科比当时立刻点头回应:“教练,我明白。他喜欢在罚球线附近接球后分底角或内线,我会卡住这两个路线。”他的精准预判让禅师微微颔首,这位重生的少年,对战术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同龄人,甚至比一些老队员还要深刻。
另一边,公牛的替补席上,蒂姆·弗洛伊德正给球员们做最后的部署。他知道禅师对公牛战术的熟悉度是最大隐患,只能反复强调:“保持传球节奏,不要被湖人的防守带乱。皮蓬,你的分球要更快更隐蔽,乔丹,你多增加背身单打,吸引科比的注意力。”乔丹坐在一旁,目光锐利地扫过湖人的半场,当看到科比时,他从这个18岁少年的眼神里,读到了不同于以往对手的沉稳与自信,那是一种仿佛早已洞悉一切的从容。
比赛开始后,奥尼尔与罗德曼跳球,奥尼尔凭借身高优势将球拨给费舍尔,湖人的第一次进攻,就打出了教科书般的三角战术。费舍尔运球推进,将球交给罚球线附近的奥尼尔,奥尼尔吸引罗德曼与朗利两人夹击,与此同时,科比沿着底线绕霍里的掩护切入,皮蓬下意识地补防,而霍里则拉到三分线外,形成了新的三角站位。奥尼尔精准地将球传给空位的科比,科比接球后果断出手,三分命中!3-0,湖人率先打破僵局。
斯坦普斯中心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科比握拳怒吼,眼神里满是坚定。这正是湖人三角战术的“科比位”——利用奥尼尔的内线牵制力,通过掩护为科比创造外线空位,最大化他的投篮效率。前世的他,直到后期才完全适应这个位置,而这一世,凭借着重生的经验,他一开场就找到了节奏。
公牛立刻发起反击,乔丹接球后快速推进,面对福克斯的防守,他没有贸然进攻,而是按照三角战术的流程,将球传给了跑位至罚球线的皮蓬。皮蓬接球后,眼神扫向内线的罗德曼,准备执行分球战术。就在他手腕发力的瞬间,一道紫金身影突然从斜侧方杀出——科比预判到了他的传球路线,提前放弃了自己防守的库科奇,果断冲上前完成抢断!
科比断球后快速反击,公牛球员回防不及,他一路杀到篮下,面对补防的乔丹,没有选择强行上篮,而是将球分给了跟进的奥尼尔,奥尼尔双手暴扣得手,5-0!
“漂亮的抢断!科比精准预判了皮蓬的传球!”解说员的声音充满了惊叹,“他好像知道皮蓬要往哪里传球!”
皮蓬皱起了眉头,他没想到科比的防守如此具有针对性,而且预判如此精准。弗洛伊德在场边脸色微变,立刻喊了暂停。暂停期间,他反复叮嘱皮蓬:“传球要更隐蔽,多观察防守,不要被他猜到路线。”
比赛重新开始后,公牛调整了战术,乔丹开始增加个人进攻。他凭借无解的背身单打,连续两次命中后仰跳投,帮助公牛缩小分差。但湖人的三角战术依旧运转流畅,奥尼尔在内线翻江倒海,霍里与费舍尔在外围提供火力支援,而科比则继续扮演着“战术粘合剂”的角色。
第一节还剩3分钟时,公牛再次发起三角进攻。乔丹吸引科比与福克斯双人夹击,皮蓬趁机切入罚球线接球,他这次没有急于分球,而是假意突破,试图晃开科比的防守。但科比始终保持着防守位置,眼神紧紧盯着皮蓬的手腕,预判着他的传球时机。当皮蓬准备将球分给底角的库科奇时,科比再次闪电般出手,断下皮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请大家收藏:(m.zjsw.org)1996:科比的第二人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