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我觉得阿辞说得在理。”沈厚德先开了口,“你看陈寡妇咋样?她男人去得早,一个人拉扯孩子不容易,人又勤快本分,就在咱后街住着。”
周氏想了想:“陈寡妇人是挺好,手脚也麻利。请她来帮忙,也算是帮衬她一把。工钱咱们给公道点就行。”
请人的事,算是初步达成了共识。沈清辞心里还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但她没有立刻说出来,准备等请人的事落实后再提。
然而,还没等他们去找陈寡妇,新的“烦恼”又主动找上门了。
这天上午,铺子里依旧忙碌。一位穿着体面、像是大户人家管事模样的中年人挤进人群,直接找到沈清辞,客气地递上一张名帖:“沈姑娘,鄙人是城南‘福顺茶楼’的掌柜。听闻贵铺卤味风味独特,连翰林府都赞不绝口。我们茶楼想与贵铺长期合作,每日供应些卤味拼盘作为茶点,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茶楼订单!这又是一笔稳定的生意!
周氏在一旁听了,喜上眉梢,刚要答应,沈清辞却谨慎地问道:“多谢掌柜看重。不知贵茶楼每日需要多少?如何结算?”
那掌柜笑道:“初步每日需卤牛肉、卤豆干拼盘各十份,价格好商量,可按旬结算。”
旬结?数量不小,结算周期却拉长了。沈清辞心中快速盘算着:增加茶楼订单,产能压力更大,而且旬结会占用不少流动资金。
她脸上露出歉意的笑容:“掌柜的美意,清辞感激。只是小店人手有限,目前每日产量已近饱和,恐难再接大单。且小本经营,向来是日结或现结,旬结实在周转不开,还请掌柜见谅。”她委婉地拒绝了,但留了活口:“若掌柜不介意量少些,或可现结,我们可每日预留两三份,您看如何?”
那掌柜没想到沈清辞会拒绝,愣了一下,但见她说得在理,态度又诚恳,便笑道:“姑娘是实在人。既如此,那就先按姑娘说的,每日预留三份,现结。若合作愉快,日后再说。”双方愉快地达成了小范围合作。
送走茶楼掌柜,周氏有些不解:“阿辞,一天十份呢,咋不接啊?”
沈清辞解释道:“娘,咱们现在灶台和人手都到极限了。接了大单,万一做不过来,或者味道不稳,反而坏了名声。先从小单开始,试试水,也摸摸对方的信誉。等咱们请了人,调整好了,再扩大合作不迟。”
周氏恍然大悟:“还是你想得周到!”
这边刚应付完茶楼掌柜,下午,阿福又来了。这次,他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
“沈姑娘,沈老板,沈大嫂,少爷让我来道喜!听说贵铺寿宴一炮而红,生意兴隆啊!”
“托陆公子的福!多亏了陆公子多次相助!”周氏连忙道谢。
阿福摆摆手,又道:“少爷还让我带句话。他说,生意做大了是好事,但切记‘贪多嚼不烂’。稳住品质,步步为营,方是长久之计。若遇难处,或是有人借机生事,姑娘不必客气。”
陆景珩的话,与沈清辞的想法不谋而合,让她心中更加安定。
送走阿福,沈清辞看着熙熙攘攘的铺子,心中渐渐有了清晰的规划。请人、控量、稳扎稳打、筛选合作……她要让沈记这艘刚刚起航的小船,在风浪中行得更稳,更远。
然而,她心里也清楚,生意越好,眼红的人只会越多。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对手,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壮大吗?新的挑战,或许就在这一片繁荣之下,悄然酝酿。
喜欢寒门小厨娘请大家收藏:(m.zjsw.org)寒门小厨娘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