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凌红云盯着已经黯淡下去的月老令界面,眉头紧锁。数据分析指向的“精准微操”让她隐隐不安,但红娘的职责和那份不甘,促使她决定再次尝试。她不能仅凭猜测就放弃一个CY级任务,尤其是功德点对她和秦越而言都至关重要。
她制定了两个新的牵线方案,决心要看看这“未知干扰”究竟能精准到什么地步。
……
第二次牵线:图书馆的“紧急求助”
凌红云选择的第二个契机,是江市最大的公共图书馆。数据显示,苏桃每隔一两周会去那里借阅植物图鉴和生态学着作,通常会在三楼的自然科学阅览区停留整个下午。而黄宇,因为一个即将到来的项目答辩,也需要查阅一些技术资料,去图书馆的可能性很高。
在一个阳光和煦、气温接近十六度的周六下午,凌红云的策划开始了。她依旧选择远程引导,这次将重点放在营造一个“安静、专注,易于产生共鸣”的偶遇环境上。她引导黄宇前往三楼自然科学区,寻找一个靠窗、阳光能洒落的位置;同时,她也向苏桃传递了去图书馆看书的意念。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苏桃背着帆布包,准时出现在图书馆三楼,并在黄宇斜对面的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摊开了厚厚的《中国高等植物图鉴》。黄宇也带着笔记本电脑,在指定的位置坐下,开始查阅资料。
凌红云通过月老令“观察”着这一幕,心中稍稍安定。两人之间只隔了一条过道和一张桌子,距离适中,互不干扰,但又处于彼此的视线范围内。她计划着,等两人都沉浸阅读一段时间后,再制造一点小“意外”,比如让苏桃不小心碰落几本书,或者让黄宇的笔滚落到苏桃脚边……
然而,就在她准备实施下一步时,苏桃放在静音模式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是研究所同事打来的电话。
苏桃犹豫了一下,看到是熟悉的号码,还是悄悄起身,走到阅览室外的走廊接听。
“小苏!不好了!”电话那头传来同事焦急的声音,“你上周分离培养的那批共生菌群好像出问题了!培养基颜色异常,有几个已经浑浊了!你快来看看吧,这批样品很珍贵!”
苏桃心里一沉。那批共生菌群是她一个重点项目的关键材料,一旦污染,前期的努力可能白费。她看了一眼阅览室内安静的氛围,以及那本才翻了几页的图鉴,内心挣扎了片刻。
责任感和对工作的重视最终占据了上风。
“好,我马上过去!”她压低声音回答,随即匆匆返回座位,快速收拾好书本,脸上带着显而易见的焦急,离开了阅览室,甚至没有多看斜对面那个同样在专注工作的年轻男子一眼。
黄宇对此毫无所觉,他甚至因为太过投入,连斜对面的人什么时候离开的都不知道。
凌红云看着苏桃匆匆离去的背影,以及浑然未觉、依旧在阅读资料的黄宇,第二次牵线,再次以失败告终。那个“紧急求助”的电话,时机掐得恰到好处,理由充分得让苏桃无法拒绝。
第三次牵线:植树活动的“家中有事”
连续两次失败,凌红云的倔脾气也上来了。她就不信,这干扰能无处不在!她策划了第三个方案——一场由植物研究所牵头、在郊区举办的公益植树活动。这类活动苏桃通常会参加,而她也通过引导,让黄宇所在的公司将这次活动作为一次团队建设报名参与。
活动当天,天气依旧给力,微风拂面,阳光暖融融的。凌红云甚至亲自抱着秦越,来到了植树区域附近的山坡上,远远地观望。她需要亲眼看看,这干扰到底是如何运作的。
秦越对此等“野外监察”任务依旧兴趣寥寥,找了个干净的草坡趴下,懒洋洋地晒着太阳,熔金的竖瞳半眯,仿佛世间万物皆与他无关。
植树活动开始,场面热闹起来。苏桃和研究所的同事一组,熟练地挖坑、扶苗、培土。黄宇也和公司的同事在一起,虽然动作生疏,但态度认真。凌红云紧紧盯着,寻找着能让两人自然产生交集的机会,比如共用工具、或者在同一片区域作业时简单的交流。
机会似乎来了。负责分发树苗的工作人员,正好将苏桃和黄宇两组人引到了相邻的区域。
就在凌红云精神一振,准备伺机而动时,异变再次发生。
正在认真培土的苏桃,动作猛地一顿。她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然后脸上露出一丝疑惑和不安。
“怎么了,苏桃?”同事注意到她的异样。
“不知道……突然有点心慌,”苏桃皱着眉,望向市区家的方向,“感觉……好像家里有什么事情。” 这种没来由的心悸和担忧来得突然而强烈,让她无法忽视。她想起独自在家的“墨墨”,虽然它一向很乖,但这种强烈的感应让她放心不下。
“可能是墨墨弄倒了什么东西?或者……天气热了,饲养箱温度不对?”她越想越不安。这种对“墨墨”的牵挂,早已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救命!牵红线牵到妖尊怀里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救命!牵红线牵到妖尊怀里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