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五人按照之前的约定,将项羽的尸体瓜分,并分别获得了相应的封地。他们因此被封为列侯,成为了这场血腥争夺的最终胜利者。至此,随着项羽的死亡,楚地被全部平定,只有鲁城誓死不降,看到鲁城不投降,汉王率领天下军队就准备屠城。当大军到达鲁城城下时,听到城中传来弦诵之声,刘邦就认为鲁城是遵守礼义之国,为主死节,于是拿着项羽的头给鲁城父老看,并答应会以鲁公的礼仪安葬项羽,鲁城这才投降。随后汉王遵守承诺以鲁公的礼仪将项羽安葬在了谷城,并亲自发丧,然后痛哭着离去。刘邦为了彻底的收服楚地的百姓,对项羽的亲属们都没有进行诛杀,项伯等四人也都被封为了列侯,赐姓刘氏,楚地的百姓看到刘邦的这个操作,也都心服口服的归顺了汉王。楚汉相争到此结束,天下也再次迎来了统一。?
太史公司马迁这时说:项羽出身低微,崛起于田野之间,但他在短短三年内就率领五路诸侯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将天下分割并封立诸侯为王,所有的政令都由他来发布。尽管他的统治未能持久,但在近古以来的历史中,还从未出现过像他这样的人物!然而,项羽却在关键时刻背离了关中地区,对楚地念念不忘,还放逐了义帝并自立为王。他怨恨诸侯们背叛自己,却没有意识到这其中的困难。他自恃功劳巨大,凭借个人的才智而不效法古人,认为凭借武力就能够征服天下,成就霸王的功业。可是,仅仅过了五年,他的国家最终灭亡,自己也身死东城。即使到了这个地步,他仍然没有觉悟,也不自我反省,反而说: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极其荒谬的吗??扬子《法言》中说:有人问:楚军在垓下战败,项羽临死时说这是天意!这话可信吗?回答说:汉王刘邦善于采纳众人的计策,众人的计策又调动了众人的力量,项羽则排斥众人的计策而只依靠自己的力量。善于利用他人力量的人能够胜利,只依靠自己力量的人必定失败。是不是天意又有什么关系呢!
汉王再鲁城处理完了项羽的事情之后,就率军准备返回大本营,就在大军浩浩荡荡的到达定陶之后,突发变故,原来是刘邦趁着齐王韩信一个不注意,就闯入了他的军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就夺取了他的军权,原来刘邦还记着之前的事情呢,现在来算账了,韩信最终还是赌输了,他高估了自己和汉王的关系,也低估了刘邦作为一个王的果断。?
刘邦在歼灭了项羽之后,还有铁头娃看不清楚天下大势,选择抵抗到底。临江王共尉就是其中一个,觉得自己又行了,于是坚决选择不投降,汉王对此也是很无奈,于是就派卢绾和刘贾率领汉军前去讨伐他,战争持续时间并不久,临江王共尉就成为了汉王的阶下囚。所以这个人呐,一定要有一双慧眼和一个好脑子,能看的清形势,能听的进去正确的建议。
东风解冻,河面碎裂的冰凌载着残冬最后的寒意,在潺潺流水中渐渐消融。时间很快就到了正月,汉王再夺取了齐王韩信的军权之后,就想着怎么安排他,思来想去最终决定听张良的话,把韩信改立为楚王,让他统治淮北地区,定都下邳。然后把之前的魏相国建城侯彭越封为了梁王,让他统治魏国故地,定都定陶。处理完这两人的事情后,?汉王就颁布了一项法令,法令说道:自从天下诸侯反秦以来,战争已经持续了八年,百姓深深地受到了战争的迫害,如今天下已定,应当赦免那些犯了死罪以下的犯人,让他们重新做人,共同享受来之不易的太平时代。
诸侯王这个时候看到大势不可挡,都上书请求尊奉汉王为皇帝。这个时候刘邦开心的嘴角已经翘到天上去了,自己一统天下的野心也已经控制不住了。就在本年二月甲午日这天,汉王刘邦在汜水之北即皇帝位,正式的建立了大汉朝,中国历史也进入了一个新的轮回,然后改称王后为皇后,太子为皇太子,追尊先母为昭灵夫人。弄完这些事之后就得论功行赏了,首先下诏说:原衡山王吴芮,率领百越军队,协助诸侯,诛灭暴秦,立下了大功。诸侯都推举他为王,但是项羽侵夺了他的土地,称他为番君。现封吴芮为长沙王。诏令中还说:原粤王无诸,家族世世代代奉祀粤地,但是秦朝侵夺了他的土地,使他的社稷无法延续。诸侯再讨伐秦朝时,无诸亲自率领闽中军队协助诸侯灭秦,而项羽却废黜了他得爵位。现在天下迎来了统一,不能让有功之人寒心,所以封无诸为闽粤王,统治闽中地区。
皇帝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将都城定在洛阳。这个决定不仅考虑到洛阳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还因为它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夏季来临,五月的阳光炽热而耀眼。就在这个时候,皇帝下达了一道重要的诏令:军队全部解散回家。这一决定意味着长达数年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士兵们可以放下武器,回归平凡的生活。皇帝深知百姓们在战乱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流离失所。因此,他紧接着下诏说:百姓之前因战乱而被迫聚集在山泽之中,无法正常登记户籍。如今天下已经安定,我命令他们各自回到原籍,恢复原有的爵位和田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