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诸侯国必然会导致各国之间相互猜疑,这种猜疑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下层的百姓会因为诸侯国之间的争斗而遭受祸害,他们的生活将不得安宁;上层的君主也会因为这种猜疑而倍感困扰,无法安心的治理国家。这绝对不是一个能够安定上下、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好办法。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例子。有的亲弟弟竟然谋反,企图自立为东帝;而亲哥哥的儿子则向西进攻,发动叛乱。现在,吴王又被人告发有不轨行为。这些事件都表明,即使是天子正值壮年,行为端正,德泽深厚,也难以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那么,对于那些权力更大的诸侯来说,情况又会如何呢?然而,目前天下暂时还处于安定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那些大国的诸侯王年纪尚小,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来掌控局势。同时,汉朝任命的傅、相仍然掌握着重要的权力,能够对诸侯王进行一定的制约和管理。
但是,这种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几年之后,诸侯王们大多都会成年,那时他们血气方刚,内心充满了野心和欲望。而汉朝的傅、相可能会因为年老体弱或其他原因而称病被罢免,这就给了诸侯王们一个机会,他们会趁机在丞、尉以上的职位上安插自己的亲信,从而逐渐掌握更多的权力。这样一来,诸侯王们的行为就会和淮南王、济北王如出一辙,他们会肆意妄为,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利益。到那时,即使想要治理天下,恐怕就算是尧、舜这样的圣君也无能为力了。?
黄帝说:日中必熭,操刀必割!如今若是顺应形势的发展,那么保全天下会非常的容易,如果不早做打算,等到骨肉相残时再动手,那不是和秦朝末年的情形一样了吗?那些异姓诸侯王凭借强大的力量造反,汉朝侥幸战胜了他们,却没有改变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看到这,同姓诸侯王就开始效仿他们的行为,现在已经有征兆了,以前的形势又会重演。祸患的变化实在难以预料,即使是贤明的君主也难以应对,那后世子孙又该怎么办呢??
臣私下里认真的观察了前朝的事情,大多是强者先有谋逆之心。长沙王的封国只有二万五千户人口,他的功劳最小封地却最完整,与陛下的关系最为疏远却对陛下最忠诚,不是因为他的性格多么的与众不同,而是他能认清天下的形势变化。要是当初让樊哙、郦商、绛侯、灌婴他们占个几十座城当当王,那现在就算他们破落衰败了也没啥;要是让韩信、彭越这些人混个彻侯当当,就算他们能一直活到现在也没啥问题。不过呢,现在天下的大方向已经很明显了:想让诸侯王都忠心耿耿地归附,那还不如让他们都跟长沙王似的;想让臣子不被剁成肉酱,那还不如让他们都跟樊哙、郦商一样;想让天下太太平平的,那还不如多封些诸侯,把他们的力量都削弱了。力量小就好控制,封国小诸侯也就没那么多得歪心思了。让天下的局势变得就跟身体指挥手臂,手臂指挥手指似的,没有不听话的,诸侯王也不敢有二心,都老老实实地归顺天子,就跟车轮的辐条一样。分割土地,制定制度,让齐、赵、楚各分为若干国,让悼惠王、幽王、元王的子孙依次继承祖先的封地,直到土地分完为止;如果封地多而子孙少,那就暂时空置,等到子孙出生后再封给他们;一寸土地,一个百姓,天子一点都不贪图,只是为了安定天下而已。这样一来,即使天子年幼,天下也能安定;即使立遗腹子为君,天下也不会发生混乱;当时大治,后世称颂。陛下还有什么顾虑而不早做打算呢??
如今天下的形势就像得了重病,一条腿肿得像腰一样粗,一根手指肿得像大腿一样粗,平时无法屈伸,若是一两个手指抽搐,会让全身都感到不舒服。如果现在不进行治疗,时间一久必定会变成顽疾,到那时即使有扁鹊那样的神医,也无法救治了。现在这病可不仅仅是肿胀,还伴随着脚掌扭曲的痛苦。元王的儿子,是陛下的从弟;如今的诸侯王,是陛下从弟的儿子。惠王的儿子,是陛下的亲侄子,如今的诸侯王,是陛下侄子的儿子。如今陛下亲近的人没有封地来安定天下,疏远的人却掌握着大权威胁天子得地位,臣所以说这不仅仅是肿胀,还伴随着脚掌扭曲的痛苦,让人值得痛哭的,就是这种病啊。?
现在天下的形势就像倒悬一样危急。话说天子是天下之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子在上。蛮夷是天下之足,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蛮夷在下。如今匈奴傲慢无礼,数次侵掠我朝边境,对我朝是极其的不尊敬;而汉朝每年送金银和丝绸供他们使用。足反而在上,首反而在下,事情已经危急到了这种地步,却无人能够解决,难道我大汉王朝已经没有人才了吗?让人值得流泪的,就是这种情况。如今陛下不去猎杀勇猛的敌人而去猎杀野猪,不去打击反叛的人而去捕捉兔子,沉迷于小小的娱乐而不考虑大大的祸患,陛下的恩德福泽可以远远的传播却仅限于方圆数百里之外,朝廷的严威法令无法伸张,让人值得流泪的,就是这种情况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