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149 年,大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地震毫无征兆地降临,不少房屋瞬间倒塌,百姓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与此同时,衡山原都地区也陷入一片混乱,天空中竟然下起了罕见的冰雹,那冰雹个头大得惊人,最大的直径足有一尺八寸,砸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声响,看的人胆战心惊。
公元前 148 年,春季的二月,北方的匈奴如同一群饥饿的恶狼一样,再次南下入侵燕国。边境告急文书如雪片般飞到了京城,百姓们顿时就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燕国守军奋起抵抗,一时间,战火在边境熊熊燃烧。
三月份,临江王刘荣又摊上了大事。他在修建宫殿时,不小心侵占了太宗庙的墙垣。这可是大不敬之罪,景帝得知后,那是勃然大怒,立即下令将刘荣召到中尉府受审。刘荣心中很害怕,深知自己犯下了大错,想要写封信向景帝谢罪。他向狱中的官吏索要刀笔,可负责审讯的中尉郅都,铁面无私,坚决禁止官吏给他提供书写工具。刘荣满心绝望,就在这时,魏其侯窦婴听闻此事,心生怜悯,偷偷派人给刘荣送来了刀笔。刘荣拿到刀笔后,怀着无比懊悔的心情,写下了谢罪信。可谁也没想到,写完信后,刘荣觉得自己罪孽深重,无颜面对景帝,竟选择了自杀。窦太后得知刘荣自杀的消息,悲痛欲绝,怒火中烧,将这笔账都算在了郅都的头上。后来,窦太后利用手中权势,以严法处死了郅都。在职场你在有能力,也别得罪大老板的亲戚朋友,老板的家事更别掺和,否则你连怎么没得都不知道。
夏季的四月,西北方的天空中突然出现了一颗彗星,拖着长长的尾巴,在夜空中划过,仿佛预示着要发生什么事一样。就在这一年,景帝又有了新动作,把皇子刘越立为了广川王,刘寄为胶东王。
秋季的九月甲戌日,太阳突然被黑影吞噬,天空瞬间就暗了下来,日食的出现,让百姓们惶恐不安,纷纷跪地祈祷,期盼灾难能够早日过去。这几年间,朝堂内外,天灾人祸不断,整个天下似乎都处在风云变幻的旋涡之中,不知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梁孝王作为景帝的同胞弟弟,与皇帝血脉相连,关系极为亲近。加之他在平定七国之乱时立下了赫赫战功,为稳固汉朝江山做出了大贡献。景帝为了嘉奖他,特别赐予他天子的旌旗。从此之后,梁孝王出行时,场面那叫一个壮观,千乘万骑浩浩荡荡,所到之处皆有警跸。百姓们远远瞧见那飞扬的天子旌旗,都知道是梁孝王来了,就赶紧避开。梁孝王有两个极为宠信的门客,一个叫羊胜,一个叫公孙诡。尤其是公孙诡,这个人足智多谋,计谋是层出不穷,梁孝王对他非常喜爱,直接任命他为中尉,掌管梁国的军事大权。羊胜和公孙诡二人,整日围绕在梁孝王身边,时不时就献上一些奇谋妙计。而他们心中一直盘算着一个大胆的计划,那就是让梁孝王成为汉朝皇位的继承人。话说当时,景帝的栗太子刘荣因种种缘由被废。这一消息如同重磅炸弹,在朝廷内外掀起了轩然大波。窦太后听闻后,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她觉得梁孝王既是皇帝的至亲,又立下了大功,如今太子被废,让梁孝王来继承皇位,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一日,宫中摆下酒宴,窦太后、景帝以及梁孝王等人都在座。酒过三巡,气氛正浓时,窦太后微微眯着眼,面带笑意地对景帝说道:“儿啊,日后你出行乘坐安车大驾,可要多多依靠梁王啊,他可是你最亲的弟弟,能为你分担不少烦心事呢。” 这话一出口,众人心中都明白,窦太后这是委婉地表达想让梁孝王成为皇位继承人的意思。景帝一听,连忙从坐席上起身,跪在地上,恭敬地回答道:儿臣谨遵母后教诲。
然而,酒宴结束后,景帝心中却犯起了嘀咕。他深知皇位继承一事关乎国家社稷,非同小可,不能仅凭太后一句话就草率的决定。于是,他赶忙召集朝中大臣,询问他们对此事的看法。大臣袁盎等人站了出来,一脸严肃地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昔日宋宣公没有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结果呢,引发了一系列的祸乱,整整五代都不得安宁。这就是因为在关键的皇位继承问题上,没有坚守大义。所以《春秋》才一直强调,皇位继承要遵循正道。如今若让梁孝王继位,恐怕会重蹈宋宣公的覆辙啊。 景帝听后,顿时就陷入了沉思,觉得大臣们所说的不无道理。就这样,窦太后让梁孝王继位的提议,暂时被搁置了下来,宫中也不再有人提起此事。
可梁孝王并不甘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想出了一个新主意,上书给景帝请求道:陛下,臣恳请您赐给我一片能容车通过的土地,让这条路直通长乐宫。臣愿带领梁国的众多百姓,修筑一条甬道,以便日后能更加便捷地朝见太后。 在梁孝王看来,若能修筑这样一条甬道,不仅能方便自己与太后相见,说不定还能在太后心中留下更好的印象,对自己争夺皇位有所帮助。然而,袁盎等大臣们在看到梁孝王的上书后,纷纷摇头,一致认为此举不可行。他们向景帝进谏道:陛下,梁孝王此举实在不妥。若真修筑了这样一条直通长乐宫的甬道,梁孝王的势力和影响力将会进一步扩大,这对朝廷的稳定极为不利啊。 景帝听后,权衡再三,最终没有批准梁孝王的请求。梁孝王的这个计划,也如同泡影一般,破灭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