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司马光对这件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说:作为君主,他的一举一动都必须谨慎,内心的想法必然会表现在外,这一点天下人没有不知道的。当时的情况是,皇后和太子都安然无恙,而汉武帝却将钩弋宫的门命名为“尧母门”,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朝中的奸臣们就开始揣测武帝的心思,揣测了一番后,觉得武帝很是偏爱这个幼子,想要立他为继承人,于是就产生了危害皇后和太子的念头,最终导致了巫蛊之祸,真是可悲啊!?
我们要明白身居高位者的言行举止绝非个人小事,尤其是领导者的细微举动,往往会被赋予特殊的政治含义,成为权力博弈的风向标。汉武帝将钩弋宫命名为 “尧母门”,本是出于对幼子的偏爱,却在皇后、太子尚在的情况下,无意中释放了可能动摇储君地位的信号,给心怀不轨的人制造了揣测圣意、构陷政敌的机会。司马光的评论深刻指出,领导者需时刻保持言行审慎,避免因个人情感或随意之举打破权力结构的稳定。在政治生态中,任何看似微小的暗示都可能被放大为野心家兴风作浪的借口,唯有秉持公心、严守分寸,才能防止因细节失察而引发全局动荡,这对身处权力核心者而言是深刻的警示。
就在这个时候,赵国人江充被朝廷任命为水衡都尉。说起来,江充这个人一开始只是赵敬肃王的门客,但由于他不小心得罪了太子丹,没办法只能逃到京城去。到了京城后,他居然向朝廷告发了赵太子的一些隐秘之事,结果导致太子被废黜。汉武帝在听说了这件事后,就对江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就下令召见了他。当汉武帝见到江充时,发现他身材魁梧,相貌堂堂,而且穿着十分华丽,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随后在与江充交谈的过程中,汉武帝还发现他对政事有着独到的见解,而且言辞犀利,于是就更加高兴了。汉武帝对江充的表现非常满意,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对他更加宠信了。不久之后,汉武帝就任命江充为直指绣衣使者,专门负责督察贵族和近臣们的奢侈行为。江充在接到朝廷的任命后,工作起来那是毫不手软,他举报弹劾那些有违法行为的人时,一点也不避讳,完全不顾及对方的身份和地位。汉武帝看到江充在工作中如此尽心尽力,心里对他的评价也是越来越高,认为他是个忠诚正直的人。而对于江充提出的各种建议,武帝几乎都非常满意,并一一采纳。有一次,江充跟随武帝去甘泉宫,半路上恰好遇到太子的家使在驰道上乘车马行驶。这驰道可是只有皇帝才能走的道路,其他人是绝对不允许在上面行走的。江充看到这一幕后,立刻就将此事报告给了武帝。而太子在得知这件事后,心里非常着急,就赶紧派人去给江充道歉,并解释说:我并不是舍不得那几匹马和车子,实在是不想让皇帝知道这件事,以免他责罚那些不懂规矩的人,希望江君能够高抬贵手,宽恕他们这一次。然而,江充根本不听太子的解释,还是坚持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汉武帝。随后汉武帝就说:作为臣子,就应该这样!从此以后就更加的信任江充了,江充的威势也震动了整个京城。
从以上内容我们要知道领导者在用人时应审慎考察其动机与品德,不可仅凭表面印象或一时表现就过度宠信。江充虽然因为告发、执法严苛获得了汉武帝信任,但其行为背后可能夹杂着个人的投机心理 —— 早年为了自保告发旧主,后续对太子家使的处置看似刚正不阿,实则可能暗藏树立权威、迎合帝王的意图。汉武帝因欣赏其 “忠诚正直” 而忽视了其行事的偏激与潜在危害,最终为权力斗争埋下了隐患。这警示我们:在职场或权力场中,绝对的 “刚直” 若缺乏对大局的考量,可能沦为党争的工具;上位者更需警惕 “快意恩仇” 式的用人逻辑,避免因偏爱某类特质而纵容投机者,导致制度性失衡与矛盾激化。?
公元前92年的三月份,赵敬肃王刘彭祖去世了。刘彭祖娶了江都易王宠幸的淖姬,淖姬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为淖子。当时淖姬的哥哥是朝廷的宦官,武帝召见他询问:淖子这个人怎么样?他就说:淖子这个人欲望很多,武帝说:欲望多的人不适合治理国家和百姓。随后又问武始侯刘昌的情况,他回答说:他没有什么过错,也没有什么声誉,武帝笑着说:这样就可以了,于是派使者前去立刘昌为赵王。?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要明白,领导者在选拔人才时要洞察本质,避免以偏概全。汉武帝以 “欲望多” 否定淖子、以 “无过无誉” 认可刘昌,体现出对 “守成型” 官员的偏好,却也隐含对进取精神的忽视,警示我们用人应兼顾德行与能力,避免陷入 “无过便是功” 的平庸逻辑当中。
汉武帝在建章宫居住的时候,有次他看到一个男子佩带着剑进入了中龙华门,就怀疑他是刺客,命人前去将他抓捕归案。这名男子吓得丢下剑就逃跑了,武帝派来的人就没有追上。武帝一生气就斩杀了守门的官员。到了冬天十一月份,朝廷下令征调三辅地区的骑兵前去大规模搜查上林苑,还下令关闭长安城门进行搜捕,这次搜捕持续了十一天才解除。而巫蛊之祸也由此开始。丞相公孙贺的夫人君孺是卫皇后的姐姐,公孙贺因此得宠。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了父亲的职位担任太仆,但他在位期间骄奢淫逸,不守法度,而且擅自挪用北军的军费一千九百万钱,事情败露后,就被抓进了监狱。当时朝廷下令紧急追捕阳陵大侠朱安世,公孙贺看到这个机会,就上书朝廷请求亲自追捕朱安世以赎儿子的罪,武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公孙贺也没让朝廷失望,很快就抓到了朱安世。被抓之后,朱安世笑着说:丞相的祸患要牵连到全族了!于是在狱中给朝廷上书,告发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私通的事;在武帝即将去甘泉宫时,公孙敬声派巫师在驰道上埋下木偶,诅咒皇帝,口出恶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