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边疆事务上,匈奴搜谐单于还没进入边塞就病死了,他的弟弟且莫车就继位为车牙若鞮单于,同时把囊知牙斯任命为左贤王。北地都尉张放虽然受到成帝的宠爱,但是呢,在太后的不断施压下,他多次被调任,最终被派往天水属国,担任都尉。成帝为了安抚太后,就重新研习经书,任用许商、师丹、班伯等人为侍中,让他们协助自己处理政事。
元延二年春季,成帝照例前往甘泉宫祭祀泰畤,三月到河东祭祀后土神。祭祀结束后,他又去游览了龙门,随后又登上了历观山和西岳华山看看大好河山,随后就返回了长安。
夏季四月,广陵孝王的儿子刘守被立为广陵王。在边疆的局势中,尤其是乌孙的局势更加让人头疼,自从小昆弥安日被投降的部众杀害后,国内的贵族就陷入了混乱的状态。朝廷派段会宗前往安抚,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然而,末振将却因为惧怕大昆弥雌栗靡,就直接派人去刺杀他。面对此种祸事,朝廷本想出兵讨伐,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军队没能出发,朝廷无奈之下,只好另立伊秩靡为大昆弥。后来,大昆弥和翕侯难栖又杀死了末振将,随后末振将的儿子安犁靡就继任小昆弥。
朝廷对于没能亲自诛杀末振将深感遗憾,于是就再次派段会宗前往乌孙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为了不惊动番丘,就只带了三十名精兵前往,最后成功的将他杀死。随后,小昆弥安犁靡又率领数千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则以朝廷的威严来震慑对方,最终成功化解了此次危机。段会宗返回长安后,就被封为了关内侯,还被赏赐了黄金。此外,朝廷还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奖惩,同时派兵加强了对乌孙局势的防备,以应对末振将弟弟卑爰疐的威胁。
在汉成帝统治的这几年间,从频繁的灾异现象到激烈的朝堂斗争,从皇室宗亲的丑闻到边疆局势的动荡,西汉王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统治者的昏庸、外戚势力的膨胀、社会矛盾的激化,如同沉重的枷锁,将西汉王朝一步步拖向衰落的深渊,为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自从乌孙被分为两昆弥后,朝廷一直忧心忡忡,几乎没有安宁的年份。当时,康居国派遣王子到汉朝做人质,并向汉朝进贡。这时都护郭舜却上奏说:当年匈奴强盛,并不是因为兼并了乌孙和康居;后来匈奴向我朝称臣,也不是因为失去了这两个国家。朝廷虽然接受了他们的质子,但乌孙、康居和匈奴三国之间仍然互相往来,关系和往常一样;他们之间都派人互相监视,一旦有机会就会发动攻击。他们联合时不能真正信任彼此,分裂时也不可能互相臣服。但是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朝与乌孙结盟并没有带来实际的好处,反而带来了麻烦。然而,乌孙之前就与我朝结盟,现在又与匈奴一起向我朝称臣,从道义上讲,我们不能拒绝。而康居国行事傲慢狡诈,始终不肯向我朝使者行礼;都护派去的使者到达康居国时,康居王却让使者坐在乌孙使者的下位,等到康居王和贵族吃喝完毕后,才让都护派去的使者进食,故意表现出一副不尊重的态度,以此来向周边的国家炫耀。由此看来,康居国为什么要派遣王子来侍奉汉朝呢?他们不过是想通过贸易来获取利益,用花言巧语来欺骗我们罢了。匈奴是百蛮中的大国,现在又对我朝非常恭顺;如果听说康居国不向我朝行礼,可能会让单于产生后悔和自卑的心理。我们应该将康居的侍子送回去,断绝与他们的往来,以此表明汉朝不与无礼之国交往!然而,朝廷考虑到与康居刚刚建立关系,而且非常重视招揽远方的国家,最终还是没有断绝与康居的联系。
到了公元前10年的春季正月,蜀郡岷山地区发生了山崩,落下的石头堵住了江水,导致江水断流三天。刘向对此感到非常不安,他说:过去周朝的岐山崩塌,导致三川干涸,随后周幽王就灭亡了。岐山是周朝兴起的地方。汉朝的兴起源于蜀地和汉中,如今我们兴起的地方发生了山崩川竭,再加上彗星出现在摄提、大角等星宿之间,从参宿到辰宿,恐怕汉朝将要灭亡了!
成帝想要向胡人炫耀汉朝拥有众多的奇珍异兽。到了秋季,朝廷就命令右扶风的百姓进入南山,让他们沿着褒斜、弘农、汉中,铺设一张巨大的网,以此来捕捉熊罴等野兽,最后把捕捉到的野兽用槛车运送到长杨宫的射熊馆。在那里,朝廷又用网围成圈,随后将野兽放入其中,让胡人徒手与它们搏斗,自行捕获猎物,成帝还要亲自观看,实在是荒唐至极。?
到了公元前9年的春季正月,成帝又前往甘泉祭祀泰畤,但这好像都没什么用,该发生的依旧在发生。?
此时中山王刘兴和定陶王刘欣都来朝见皇帝。中山王只带了傅(师傅),而定陶王却带了傅、相、中尉等官员。成帝对此感到十分奇怪,就询问定陶王原因,只见定陶王淡淡的说到:回陛下,根据我朝的法令,诸侯王前来朝见皇帝,可以带封国中二千石级别的官员。傅、相、中尉都是二千石级别的官员,所以我就把他们都带来了,成帝也就没多说什么。随后,成帝就让定陶王背诵《诗经》,他都能够熟练的背诵并解释其中的寓意。紧接着,成帝就问中山王:你为什么只带了傅?这依据的又是哪条法令啊?中山王直接愣住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成帝又让他背诵《尚书》,他也背不出来;在成帝赐食时,他却率先吃饱了,然后起身时袜子带子还松了。成帝因此就觉得中山王无能,从而赞赏定陶王,又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在当时,诸侯王中只有中山王和定陶王与成帝的关系最为亲近。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也随同来朝,他在私下里贿赂赵皇后、昭仪以及骠骑将军王根。皇后、昭仪和王根知道成帝没有儿子,就想着提前结交定陶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于是就都称赞定陶王,还劝成帝立他为继承人。而成帝也非常欣赏定陶王的才能,就下令为他举行了成年礼,然后就把他送回了封国,当时定陶王只有十七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