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甲戌日,北魏任命交趾公韩拔为鄯善王,镇守鄯善,对当地百姓征收赋税徭役,如同治理内地郡县一样。
南朝宋“以大钱当两钱”的制度推行了一段时间后,朝廷和民间都觉得不方便;己卯日,废除了这一制度。
六月丙寅日,南朝宋荆州刺史南谯王刘义宣升任司空。
辛酉日,北魏太武帝前往广德宫。
秋季,八月甲子日,南朝宋文帝封皇子刘彧为淮阳王。
西域般悦国距离平城有一万多里,派使者到北魏,请求与北魏从东西两面夹击柔然。北魏太武帝答应了,下令朝廷内外实行戒严。
九月辛未日,南朝宋任命尚书右仆射何尚之为左仆射,领军将军沈演之为吏部尚书。
丙戌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此时,北魏成周公万度归进击焉耆,大败焉耆军队,焉耆王鸠尸卑那逃奔龟兹。北魏太武帝下诏命唐和与前部王车伊洛率领各自的部众,会同万度归讨伐西域。唐和劝降了柳驴等六座城池,随后一同进攻波居罗城,攻克了该城。
冬季,十月辛丑日,北魏弘农昭王奚斤去世,他的儿子奚它观继承爵位。北魏太武帝说:“奚斤在关西战败,论罪本应处死;我因他是辅佐先朝的功臣,所以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地,让他得以善终,君臣之间的情分也足够了。”于是将奚它观的爵位降为公。
癸亥日,北魏宣布大赦天下。
十二月,北魏万度归从焉耆向西进军讨伐龟兹,留下唐和镇守焉耆。柳驴城的守将乙直伽图谋反叛,唐和进军斩杀了他,从此各部落胡人都归附北魏,西域再次平定。
这时,北魏太子拓跋晃到行宫朝见太武帝,随后跟随太武帝讨伐柔然。大军抵达受降城,没有见到柔然军队,于是在城内囤积粮食,设置防守据点后返回。
到了公元449年,元嘉二十六年春季正月戊辰朔日(初一),北魏太武帝在漠南宴请群臣。甲戌日,再次讨伐柔然。命令高凉王拓跋那从东路出兵,略阳王拓跋羯儿从西路出兵,太武帝与太子拓跋晃从涿邪山出兵,行军数千里。柔然处罗可汗心生恐惧,远远逃走。
二月己亥日,南朝宋文帝前往丹徒,拜谒京陵(南朝宋皇室祖陵)。三月丁巳日,宣布大赦天下。招募各州愿意迁徙的百姓数千家,来充实京口人口。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夏季,五月壬午日,宋文帝回到建康。
庚寅日,北魏太武帝前往阴山。
此时,宋文帝想要收复中原,群臣争相献策以迎合帝意、获取宠信。彭城太守王玄谟尤其喜欢进言,文帝对侍臣说:“看王玄谟的献策,让我有了像霍去病‘封狼居胥’那样建功立业的志向。”御史中丞袁淑对文帝说:“陛下如今应当席卷赵、魏之地,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祀天地,宣告天下太平);臣恰逢这千年一遇的机会,愿呈上封禅文书。”文帝听后十分高兴。袁淑是袁耽的曾孙。秋季,七月辛未日,任命广陵王刘诞为雍州刺史。文帝因襄阳外接关中、黄河流域,想增强其物资与兵力,于是撤销江州军府,将其文武官员全部调配到雍州;湘州上缴朝廷的租税,全部供给襄阳。
九月,北魏太武帝讨伐柔然。高凉王拓跋那从东路出兵,略阳王拓跋羯儿从中路出兵。柔然处罗可汗率领全国精锐部队,将拓跋那的军队包围在数十里范围内;拓跋那挖掘壕沟坚守,双方相持数日。处罗可汗多次挑战,都被拓跋那击败。处罗可汗因拓跋那军队人少却防守坚固,怀疑北魏大军将至,于是连夜撤围离去。拓跋那率军追击,连续九天九夜。处罗可汗愈发恐惧,丢弃辎重物资,翻越穹隆岭远远逃走。拓跋那收缴其辎重,率军返回,与太武帝在广泽会师。略阳王拓跋羯儿俘获柔然百姓与牲畜共一百多万。从此柔然国力衰弱,隐匿踪迹,不敢再侵犯北魏边境。冬季,十二月戊申日,北魏太武帝返回平城。
这时,沔水以北各山区的蛮族侵扰雍州,建威将军沈庆之率领后军中兵参军柳元景、随郡太守宗悫等二万人讨伐,兵分八路同时进军。此前,各位讨伐蛮族的将领都在山下扎营以逼迫蛮族,蛮族得以占据山地,发射箭石攻击,官军大多失利。沈庆之说:“去年蛮族粮食大丰收,在深山悬崖中囤积了大量粮食,不能与他们长期对峙。不如出其不意,直捣他们的核心地带,必定能攻破他们。”于是命令各军砍伐树木开辟山路登山,击鼓呐喊前进,蛮族震惊恐惧。沈庆之趁蛮族恐惧时发起攻击,所到之处,蛮族纷纷奔逃溃散。
到了元嘉二十七年,公元450年春季正月乙酉日,北魏太武帝前往洛阳。
沈庆之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多次击败雍州蛮族。依靠蛮族囤积的粮食补充军粮,前后斩杀蛮族三千人,俘虏二万八千多人,归降的蛮族有二万五千多户。幸诸山的大羊蛮族凭借险要地势修筑城池,防守十分坚固。沈庆之率军攻击,命令各军在山中连营扎寨,营寨之间开门相通,各营内挖掘水池,早晚不必到外面取水。不久,刮起大风,蛮族暗中派兵趁夜前来烧营。各军用水池中的水浇灭火焰,大量出动弓弩手从两侧射击,蛮族士兵四散逃走。蛮族占据的地势险要坚固,难以攻克,沈庆之于是设置六个戍守据点围困他们。过了很久,蛮族粮食耗尽,逐渐请求归降;沈庆之将他们全部迁到建康,编入营户(隶属于军队的户籍,承担军事劳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zjsw.org)资治通鉴新译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