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寂。
压抑的死寂。
“准,自行筹款。”
这四个字,像四座冰山,压在天工院每一个人的心头。
刚刚因为“天工壹号”的成功而燃起的万丈豪情,瞬间被这盆冰冷的现实之水,浇得半点不剩。
赵月站在李源身侧,清冷的脸庞上,第一次,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茫然。
她比任何人都清楚,建造一座高炉,意味着什么。
那不是简单的堆砌土石。
耐火的砖石,鼓风的皮囊,运输矿石和石炭的人力、畜力……哪一样,不是吞噬钱粮的巨兽?
“院主……”赵月的声音有些干涩,“陛下赏赐的百金,若是用来建造高炉,恐怕……连地基都打不起来。”
她顿了顿,咬着嘴唇说道:“要不……我去求求蒙恬将军?他既然预定了一百台‘转射机’,理应……再多支付一些定金。”
她自己也知道,这个想法很天真。
蒙恬已经拿出了军备库里最顶级的材料,这已经是天大的人情了。
再开口要钱,未免显得贪得无厌。
更何况,军方的钱粮,每一笔都有严格的用度,岂是蒙恬一人说调拨就能调拨的?
工坊里的气氛,愈发沉重。
公输石唉声叹气,那些刚刚还对未来充满幻想的工匠们,一个个也都垂头丧气。
没有钱,再宏伟的蓝图,也只是一张废纸。
然而,在这片愁云惨雾之中,唯有李源,神色依旧平静。
他看着众人脸上那几乎要溢出来的绝望,非但没有焦虑,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不就是启动资金嘛,搞得跟世界末日一样。’*
*‘看来,是时候给这群古代的顶级技术宅,上一堂生动的‘商业思维’课了。’*
他缓缓转过身,迎着众人疑惑、不解、又带着一丝期盼的目光,笑了。
“谁说,我们没钱了?”
一句话,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赵月更是错愕地看着他:“院主,陛下的诏令……”
“陛下的诏令,是让我们自行筹款,而不是说,我们账上就只有那一百金。”
李源走到那张绘制着蒸汽机蓝图的巨大工作台前,却没有看那张图纸,而是从旁边的一堆草稿中,抽出了一张相对小一些,但同样画满了精密线条的羊皮卷。
正是当初,他为了说服赵月,而画出的那张“曲辕犁”的设计图。
他将图纸,在赵月面前,缓缓展开。
“赵姑娘,你还记得此物吗?”
赵月看着图纸上那个结构精巧、充满了力学之美的农具,点了点头:“记得,这是……曲辕犁。”
“对,曲辕犁。”
李源的手指,轻轻拂过图纸的表面。
“你们都觉得,天工院,是为陛下打造神兵利器,锻造钢铁军团的地方。”
“这个想法,没错。”
“但你们忘了。”
李源抬起头,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声音清晰而又坚定。
“在成为神兵利器之前,天工院,首先要能……活下去。”
他将那张曲辕犁的图纸,举了起来。
“谁说,天工院只造兵器?”
“民生。”
“才是这世上,最大,也最稳固的生意!”
……
三日后。
咸阳市集,一间毫不起眼的茶楼二楼。
雅间内,茶香四溢。
李源跪坐在席上,神态自若地品着茶。
在他的对面,坐着一个年纪约莫三十许的男子。
这男子穿着一身价值不菲的锦袍,却没有寻常商贾的满身铜臭,反而眉目疏朗,眼神锐利,举手投足间,带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沉稳气度。
此人,正是夏侯婴通过黑冰台的秘密渠道,为李源引荐的,那位背景深厚、能量通天的大商人。
他自称,卫鞅。
商君之后。
“李公士,”卫鞅放下茶杯,声音温润,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夏侯校尉说,你有一样东西,能让大秦的粮仓,十年之内,增产三成。”
“说实话,若非引荐之人是夏侯校尉,卫某是断然不会信的。”
“毕竟,这天下,还没有人敢夸下如此海口。”
李源微微一笑,没有直接回答。
他从身旁的木盒里,取出了一样东西。
那不是图纸。
而是一个用上好木料,按照一比十的比例,精心打造的……曲辕犁模型。
以及一个同样比例的,秦朝当下最普遍的直辕犁模型。
他还带来了一个装满了湿润泥土的沙盘。
“卫先生,百闻不如一见。”
李-源将两个模型,分别放在了沙盘的两端。
“此乃当今官府推行的直辕犁,耕地之时,需两人一牛,一人牵牛,一人扶犁,且转向不便,深耕费力。”
说着,他用手推动那直辕犁的模型,在沙盘上划出了一道浅浅的沟壑,到了尽头转向时,显得极为笨拙,需要将整个犁头抬起,才能完成掉头。
卫鞅的目光,微微一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大秦:朕让你修长城,你造高达?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