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节已过立冬。
上海的冬天来得阴柔而湿冷,不见北国凛冽的朔风与豪雪,只有无边无际的、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弄堂屋顶和光秃的枝桠,空气里浸透了潮湿的寒意,钻进人的骨缝里,缠绵不去。
街道两旁的法国梧桐,夏日里曾投下浓荫如盖,如今叶片早已落尽,只剩下无数黑瘦的、光秃秃的枝桠,虬曲着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像一幅绝望的、定格了的众生相。
今日,是父亲的生辰。
若在往年,沐府那座中西合璧的老宅里,早已是暖阁生春,宾客盈门。
虽父亲沐怀瑾不喜大操大办,厌烦那些虚与委蛇的应酬,但总有一些真正交好的故旧知己会不请自来,书房里茶香袅袅,谈笑风生。
而父亲,无论多忙,总会在这日特意推掉所有事务,系上围裙,亲自下厨,为她这个独女做一碗卧着溏心荷包蛋的长寿面。
面是亲手擀的,汤头是煨了整夜的鸡汤,金黄的蛋液流淌出来,拌着细滑的面条,是她记忆里最温暖的味道。
饭后,父女二人对坐书房,窗外或许是寒风呼啸,屋内却暖意融融,飘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她能偎在父亲身边,叽叽喳喳说上许久的话,从学堂趣事到新读的诗文,父亲总是含笑听着,偶尔点拨一二,眼神里满是慈爱与骄傲。
而如今,偌大的上海滩,只剩下冰冷的墓碑,和蚀骨穿心的孤寂。
沐兮起得很早,或者说,她几乎一夜未眠。窗外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再染上那种令人压抑的铅灰。
她拉开衣柜,里面挂满了张彦钧命人送来的各色华服,绫罗绸缎,流光溢彩。
她的手指掠过那些冰冷的丝绸,最终停在最角落里,一件毫无装饰的素黑色旗袍,一件同样质料厚重的黑色呢子大衣。
她换上这身黑衣,未施粉黛,长发用一根最简单的乌木簪子松松绾起,镜子里的人脸色苍白得几乎透明,唯有一双眼睛,黑得深不见底,像是两口枯井,映不出丝毫光亮。
她拎起早已准备好的一小坛陈年绍兴花雕,用素布包裹着,这是父亲生前最爱喝的牌子。
何景沉默地等在公寓楼下,见到她这身打扮,嘴唇动了动,终究什么也没说,只默默为她拉开车门。
车子驶出繁华的租界,朝着西郊方向而去,窗外的景色逐渐荒凉。
西郊的墓地在冬日的午后显得格外冷清萧瑟。寒风卷起地上的枯枝败叶,打着旋儿,发出呜咽般的声响,像是无数冤魂在低语。
沐家合葬的墓前,新立的青石墓碑冰冷而坚硬,上面镌刻着父母的名字,一笔一划,都像是刻在她的心上。
墓周打扫得还算干净,但依旧透着一股新坟的凄凉。
沐兮让何景在远处等着,自己提着酒坛,一步步缓缓走近。高跟鞋踩在冻得坚硬的土地上,发出空洞的声响。
她在墓前停下,缓缓蹲下身,将酒坛轻轻放在墓前,伸出纤细而冰凉的手指,指尖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颤抖,一点点描摹着墓碑上那熟悉的名字。
冰冷的触感从指尖瞬间传遍全身,冻得她心脏都狠狠一缩,浑身控制不住地轻颤起来。
她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打开酒坛的泥封,浓郁醇厚的酒香立刻混合着冬日的寒气弥漫开来,这熟悉的味道,几乎让她瞬间红了眼眶。
她先是将酒坛倾斜,缓缓地将清冽的琥珀色液体倾洒在墓前的土地上,看着那酒液迅速渗入暗黑色的泥土,只留下一小片深色的湿痕。
“爹,生辰快乐。”
她轻声开口,声音低哑,立刻就被风吹得支离破碎,散落在空旷的墓地里,“女儿…”
“来看您了。”
回应她的,只有耳边呼啸而过的、更加凄厉的风声,像是天地发出的无情嘲笑。
她怔怔地看着墓碑上父母的名字,半晌,举起酒坛,就着坛口,仰头喝了一大口。
酒液辛辣滚烫,如同一条火线,从喉咙一路烧灼到胃里,逼得她眼眶阵阵发热,却干涩得流不出一滴眼泪。
所有的泪水,仿佛都在那个焚尽一切希望与温情的黑夜,彻底流干了。
她又接连喝了几口,酒意渐渐上涌,驱散了些许侵入骨髓的寒意,脸颊泛起不正常的红晕,却让心头的那个空洞显得更加清晰、更加冰冷。
她不再顾忌地上的湿冷和尘土,靠着冰冷的墓碑坐下,侧身将脸颊贴上那粗糙的石面,仿佛这样就能汲取到一丝早已不存在的温暖,离沉睡在地下的父母近一些,再近一些。
“爹……”
她对着冰冷的石碑喃喃低语,像小时候受了委屈,躲在父亲书房里诉说秘密一样,声音带着醉后的含糊和脆弱,“我好像……找到一点头绪了…”
“周复明,他比我想的还要狡猾,还要狠毒…”
“还有一只‘乌鸦’……藏得很深,很深……我差点就被骗过去了…”
“爹,您留下的线索,我看到了”
“可我……我看不懂,我怕我走错了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烬余玉:孤影乱世情难全请大家收藏:(m.zjsw.org)烬余玉:孤影乱世情难全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